近日,哈尔滨新区江北一体发展区,制定《关于支持企业有效应对疫情安全有序复工复产的政策措施》,推出鼓励企业加快复工复产、支持企业为疫情防控多做贡献、多渠道减少企业疫情防控损失、全力增强复工复产的要素保障、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5个方面21条措施,从3月1日起至疫情结束期间,着力解决企业复工复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通过分区分级分类方式,支持企业安全有序复工复产。
重点项目“承诺即复工”—— 鼓励企业加快复工复产
《政策措施》规定,对城乡转运必须、疫情防控必须、群众生活必需、农牧业生产必须、保增长必须“五必须”项目、省“百大”项目和市重点项目、落实新区战略定位和功能定位的支撑项目,拟复工复产企业只要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仅需通过哈尔滨政务服务网(松北区端口),填录企业防疫信息并提交疫情防控承诺书,即可实现“承诺即复工”。
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科创类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进出口企业等,鼓励其居家办公实现“云复工”。对这些企业,上半年对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增量部分,50%返还给企业。
给补贴 发奖励—— 支持企业为疫情防控多做贡献
对纳入省市重点企业名单、生产防疫物资或战略储备物资的骨干企业,流动资金短缺的,由政策性担保机构担保,最高给予1000万元的专项贷款支持;疫情期间新建生产线或购置设备提高产能的,给予固定资产投资10%、最高不超过500万元的一次性补贴;对列入国家和省应对疫情专项科技攻关的项目,给予科研团队100万元奖励;对列入市级疫情防控科技攻关专项的,给予50万元奖励。
延缓征缴费——多渠道减少企业疫情防控损失
对复工企业产生的集中隔离费、通勤等费用,区财政给予适当补贴;对自贸试验区内的外贸企业,因疫情影响,进出口货物的境内滞留费和运输工具使用超期费,给予全额补助;对在新区受疫情影响,面临暂时性生产经营困难,确实无力足额缴纳养老、工伤、失业保险费的中小微企业,可以申请缓缴,经批准后可以缓缴6个月;对疫情期间缴纳水、电、气、热费有困难的中小微企业,延缓征收,3个月内不因欠费停水、停电、停气、停热,不收取滞纳金等附加费用。
贴息补助 免费提供数据服务——全力增强复工复产的要素保障
《政策措施》规定,对疫情期间企业发生的贷款利息,区政府积极帮助企业争取国家、省市贴息政策。其中,对列入国家和省确定的区内疫情防控急需物资生产企业名单,生产口罩、隔离服、防护服、电子测温仪等企业,国家、省市给予贴息缺口部分由区财政全额补贴;对一季度有进出口业绩,但因疫情影响,贸易运输周期延长、成本增加、资金周转困难的自贸试验区内的外贸企业,给予企业贷款利息50%的贴息补助(已经享受国家和省市贴息政策的,对利息余额部分给予50%的贴息补助)。
对缺乏现代管理手段、疫情防控存在薄弱环节的企业,免费提供大数据应用服务;通过订制方式或入驻园区时购买项目用房并全额支付购房款的企业,承诺入驻园区五年内年均全口径纳税额达到500元/平方米(建筑面积)以上的,采取先支持后考核的办法,享受项目用房建设成本造价(工程竣工决算价格加税费)七折优惠。
“三个不见面”——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大力推行“不见面签约”、“不见面审批”、“不见面服务”“三个不见面”,开辟绿色通道,缩短决策时间,疫情期间较为成熟的项目实行网上签约。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指尖办”,实施不见面审批和无人干预自动办理。
区领导按地域分工,对复产复工企业实现包保全覆盖,通过视频会议的方式帮助企业解决复工、用工、物资运输、生产要素保障、政务服务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