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对“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遗产代表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进行公示,满族说部(孙吴县满语故事)榜上有名。
满族说部,满语称为“乌勒奔”,是“家族传承的故事”之意,即流传于满族各大家族内部,讲述本民族的、特别是本宗族历史上曾经发生的故事。在入主中原以前,满族几乎没有以文本形式记录本民族历史的习惯,当时人们记录历史最常见方式,就是通过部落酋长或萨满来口传历史,教育子孙。
何士环老人讲满语故事。 孙美玲摄
在过去几百年里,满语是除汉语外的第二大语言。由于缺乏系统性的体系,目前,满语人才正在逐渐消失,能够熟练掌握满语的人,全国也不超过百人。
93岁的何士环老人是孙吴县沿江乡四季屯村村民,自幼跟父亲学满语,能够熟练使用满语进行交流,是孙吴县现在唯一会说满语的老人。何士环被誉为“满语的活化石”,从事传承工作多年,是极为重要的活态满语代表人物之一,能够用满族语言讲述和吟唱《天堂之路》《音姜萨满》《尼山萨满》《白云格格》等多部满语故事和古老满族歌谣。她向世人重新展示了久已不闻的仍活在民间的活态满语形态,对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上海复旦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等科研机构及高校在满语文化的研究中具有突出贡献,并且参与编著辽宁省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学生教材《小学满语文》。何士环老人的学生遍布世界,每年都有对满语文化感兴趣的学者、学生到访,老人对满语文化秉承着积极传承与发扬的心态,尽心竭力做民族文化传承者,为满语言的传承作出了巨大贡献,成为了国内外研究“满族说部”艺术中不可绕过的重要人物,这对世界文化也是弥足珍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