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关注
  • 国际国内
  • 龙江新闻
  • 民生关注
  • 经济农业
  • 文化旅游
  • 教育体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声音
  • 法治在线
  • 数字报刊
  • 한국어
  • Pусский
  • 黑龙江新闻网 >> 文化旅游
    文化中国行|传统技艺焕新生
    访桦树皮制作技艺传承人付占祥

    □杨启坤 本报记者 潘宏宇

    付占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桦树皮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黑龙江省民间艺术家协会理事,饶河县四排赫哲族乡文化站站长。

    近日,记者在饶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桦树皮制作技艺传习基地见到了付占祥,他正在教授学员翻译赫哲族语言。

    皮肤黝黑,精力充沛,他拥有赫哲族人特征明显的细挑眼睛和高高的颧骨。

    付占祥出生在同江,1982年来到饶河县四排赫哲族乡,他被这里的民族文化印迹所深深吸引。

    桦树的外层皮有韧性,赫哲族用桦树皮做船、帽子、盒子、箱子。这种制作工艺伴随着赫哲族生产生活而产生。桦树皮制作的船轻便,方便下河捕鱼,成为他们捕鱼工具的一部分。

    “用桦树皮制作的东西在以前不是艺术品,都是些生产生活用的物品。”付占祥说,在饶河县四排赫哲族乡,他遇到了赫哲族民间老艺人尤连仲,当时在他家里有很多生活用品都是用桦树皮做的,如装旱烟和针线的笸箩、养花的花盆、喝水用的水杯等。

    从那时起,付占祥一有空就去尤连仲家,帮着扒桦树皮同时还干点零活,后来慢慢开始跟尤连仲学习桦树皮工艺制作技艺。

    付占祥在继承赫哲族古老的桦树皮制作工艺技法的基础上,将传统工艺的简单粗糙部分精美化、多样化,同时又发展和研制了各种新型桦树皮制品,逐渐成为远近闻名的桦树皮技艺能手。

    “赫哲族最早没有桦树皮画,现在看到的画是由赫哲族类似的其他产品演变而来的。”付占祥说,桦树皮画是将桦树皮和剪纸结合演变而来的。他在1990年就敏锐地感受到传统的桦树皮制品正在逐渐退出人们的日常生活,“所以我们尝试用桦树皮制作桦树皮画。”从一开始尝试用单层桦树皮贴出“平面画”,到如今用多层桦树皮叠加制作而成“立体画”。几十年来,付占祥和他的徒弟们从未停下创新的脚步。他们创新发展出的桦树皮刻画、烫画等工艺,丰富了桦树皮制作技艺的呈现方式和作品类型。

    在桦树皮制作技艺的传承路上,除了技艺的不断创新发展,传承环境的优化也让付占祥感触颇深。在桦树皮制作技艺保护单位省饶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支持下,饶河县建立了桦树皮制作技艺传习基地,付占祥每月都会在此进行技艺讲座。如今,除了付占祥,饶河县还涌现出了桦树皮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1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10人、县级代表性传承人5人。

    亲身经历了桦树皮制作技艺之路越走越宽,付占祥说:“我希望带领更多的传承人把作品做得越来越好,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几十年来,付占祥不仅继承了赫哲族桦树皮工艺传统,还研习赫哲族服饰、被褥上各种云纹、花草、蝴蝶等几何图案,以及妇女用彩线刺绣的精美花纹、图案等,并对赫哲族民歌、舞蹈等艺术形式作了研究,力求将本民族的审美群体意识糅合进桦树皮工艺的创作。他不断创新,分别制作了反映本民族生产、生活特点的《赫哲婚俗》《赫哲狩猎》《冬季捕鱼》等系列作品。

    付占祥不仅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还是赫哲族“嫁令阔”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每年他都多次走进校园,开展赫哲族“嫁令阔”传习进校园活动,传承和宣传饶河本土民间文化,让饶河的少数民族文化在孩子们心里生根发芽代代相传。

    扫码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2号,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 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黑网公安备 23010202010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