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长军在与学生交流。哈尔滨工业大学提供
□李双会 本报记者 赵一诺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校区的一角,坐落着一座约6000平方米的雷达天线阵。从这里望去,海浪汹涌,白雾茫茫,新体制雷达如同一双“火眼金睛”,将广阔的海面尽收眼底。今年,是哈工大教授于长军在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刘永坦院士的带领下,致力于新体制雷达研究的第40个年头。他说:“我们就是要争这口气,搞出我们国家自己的新体制雷达。”
于长军,哈工大威海校区电子工程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研究员,工信部“对海监测与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曾获得山东省“齐鲁最美教师”、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哈工大第七届“优秀教工李昌奖”等荣誉。
初见于长军,是在哈工大第七届“优秀教工李昌奖”颁奖典礼后。他头发花白,一身笔挺的西装,庄重而谦和。尽管此前已拿过多项大奖,但该奖项对他来说意义非凡。“能和其他几位德高望重的先生们一起获奖是我的荣幸,这是对我工作的高度认可。”于长军说。
1984年,于长军从哈工大无线电工程系信息工程专业毕业留校,加入刘永坦院士团队,参与新体制雷达科研攻关。1989年,雷达站建成,他主动请缨前往威海。当时,哈工大威海校区建设刚刚起步,周边都是果园和荒地,雷达站孤零零地设在海边。
“雷达站需要有人打理,很多科研难题、新技术验证都要在站内攻克和进行。尽管环境艰苦些,但国家的需要就是共产党员的责任,祖国哪里需要我,我就到哪里去。”说起此事,于长军的语气坚定而平静。
以国家需求为先,这是于长军将全部心血倾注于新体制雷达研发工作,为国家培育雷达专业杰出人才,为祖国的海防事业默默奉献40年的答案。
于长军常年往返于雷达站和海防实际应用之间,他总是风尘仆仆、行色匆匆。“问题要来源于实际工程”“项目成果光好看没用,要能够应用于实际去解决真正的问题”“要拿出实测数据说话”……求真务实、躬行实践是于长军的学生王霖玮从老师身上学到的第一课。
“在学术上,于老师非常严谨细致,不光会反复严格校对雷达的性能参数等数据,就连错别字、标点符号使用错误也会标记出来。但在学生培养上,他给的权限又很大,在课题组里,谁说得对就听谁的,年轻人也能在关键决策中充分表达意见,在项目中担当重任。”王霖玮说。
在于长军的引领下,威海校区雷达站研究生团队积极参与国家级、省部级以及学校的各项创新创业活动,获得国际、国家、省部级奖项12项,涌现出了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省级创新之星、创业之星,省级优秀志愿者,哈工大十佳学生干部、优秀党员、优秀团干部等一批先进学生典型。
博士毕业后留校、2024年新入职的教师邵帅也是于长军教授的学生,他说:“我希望能像于教授一样,带着对科学研究的热情和对三尺讲台的眷恋持续发光发热,为培育雷达英才、筑牢‘海防长城’不懈奋斗。”
做科研没有一帆风顺。于长军当年克服各种各样的电台、电离层杂波等强大的电磁干扰,一个一个问题研究、一个一个难点排除,硬是咬紧牙关用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取得了新体制雷达研制的突破性成果。邵帅说:“老师在艰苦条件下坚持不懈搞科研的精神始终打动着我,所以在每次挑战前,我都选择向前挺进。”
“温和”“平易近人”,这是学生们对于长军的一致评价。他的课就如同他的人一样“由浅入深”“娓娓道来”。邵帅曾听过于长军讲授的《电子侦查与对抗》《海洋目标探测技术》等课程,在课上,于教授将自己的成长经历、科研心得融入人才培养、课程教学中,课程内容中既融合了大量电子信息领域的实践经验,更体现着雷达人突破国外技术封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执着精神,让人受益匪浅。
40年间,荣誉纷至沓来,于长军却始终保持谦逊与感恩。他说:“团结一心才能把事做好。”初心不改,步履不停,于长军教授表示,要继续坚持立德树人,矢志科技报国。
在这片海防的热土上,于长军和他的团队,正以他们的智慧和汗水,为祖国的海防事业贡献着力量。他们的故事,是新时代中国科技工作者的缩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动实践。
编辑:张向晖;审核:谭迎春;统筹:焦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