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关注
  • 国际国内
  • 龙江新闻
  • 民生关注
  • 经济农业
  • 文化旅游
  • 教育体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声音
  • 法治在线
  • 数字报刊
  • 한국어
  • Pусский
  • 黑龙江新闻网 >> 龙江新闻
    壮美中国 现代龙江|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特别报道
    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东极抚远 昔日小渔村 今朝大口岸

    抚远城市全景。

    抚远东极机场。

    抚远举办中俄厨艺大赛。

    抚远市举办马拉松比赛。

    抚远市贝壳沙滩露营地。

    □文/钰焱 本报记者 刘大泳 摄/陈雷

    抚远市地处祖国陆地最东端,素有“华夏东极”“东方第一县”之称。

    75年前的抚远,是什么模样?抚远县志里这样记载:1949年,人口5354人,县城面积0.5平方公里,街道2条,土草房69间,群众大多以捕鱼为生,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通往外界的陆路交通以“爬犁道”为主,居民吃水夏季到黑龙江、乌苏里江担江水,冬天要用爬犁到江中凿取冰块再用麻袋装起来运回家,回家融化后饮用,群众戏称为“吃水用麻袋”。

    75载斗转星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抚远人民积极投身经济发展建设之中,探索发展边疆、稳定边疆、巩固边疆、繁荣边疆的伟大实践,多领域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展现万千气象,昔日偏僻落后的小渔村,实现美丽蝶变,成为大口岸。

    A

    交通路网发展迅速

    75年前的抚远,交通闭塞:夏季靠江上走船,冬季靠马拉爬犁。新中国成立后,抚远修公路、建高速、铺铁轨、辟航线,成为全国少有的拥有机场、铁路、港口和高速公路“四位一体”交通网络的县城。

    “从前车马慢、现在日到达”,78岁的山东人陈奶奶有过这样悲喜两重天的经历。60年前,她从山东嫁到抚远,足足走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到达目的地,越走越担心,越走越害怕,因为交通闭塞,陈奶奶来到抚远后,20年后才回老家看望父母,说到这段痛苦的经历,陈奶奶泪眼婆娑。现在好啦,抚远有了通往山东威海的航班,当天就能飞抵老家。今年1月1日,陈奶奶在儿子的陪同下,特地飞回老家和亲朋好友欢度新年。

    新中国成立75年来,抚远的交通运输事业从小到大持续发展。

    2012年12月18日,随着K7066次旅客列车从“东方第一站”抚远站首发,标志着我国最东端铁路——前(进镇)抚(远)铁路客运正式开通,“中国东极”从此告别不通客运火车的历史。抚远人民在家门口坐着火车前往全国各地的梦想终于实现,许多居民竞相抢购首列“东极列车”车票,抚远站首发车票早早便告售罄。有不少当地居民来到抚远火车站,迎接首列客运列车到来。居民杨德维虽然没坐上这趟首发的火车,但是特意带上数码相机,让人帮自己在站台外拍照留念。“火车开到家门口是抚远人的大喜事,以后出远门不用再大车小车地折腾,抚远的经济发展也会更快。我打算过完春节就买张票出去玩一趟。”杨德维高兴地说。

    2014年5月26日9时25分,一架从哈尔滨机场起飞的南航A320客机平稳降落在抚远东极机场,标志着抚远东极机场正式通航,边疆人民又实现了一个梦想。昔日乘火车从哈尔滨到抚远17.5小时的行程从此缩短为空中旅途80分钟。原抚远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赵家和买了首航机票,体验从家门口坐飞机的感觉。他说:“过去这事不敢想,现在实现了,这是全县人民的大喜事,更是抚远发展的大喜事,抚远今后会更好更快发展、人民生活会更加幸福、边境会更加稳定繁荣。”

    抚远东极机场通航,架起了抚远与外界联系的“空中通道”,对改善投资环境、构筑立体化交通网络、拉动经济发展、促进旅游以及对外开放起到了重要作用。

    B

    现代农业扎实推进

    1949年的抚远,全县粮豆薯播种面积只有1.3万亩,由于地势低洼、靠天种田,小麦、玉米、大豆、水稻亩产分别只有68、109、77、189公斤,农民人均收入为负数。新中国成立75年来,抚远市的农业农村发展呈现出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耕地面积持续增加,科技含量显著提升,农村民生显著改善,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2023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500万亩,粮食产量达到37亿斤,实现10连增,创历史新高。冷水鱼产量稳定增长,抚远美味冷水鱼的知名度持续提升,产值7.1亿元,成为全省最重要冷水鱼生产基地之一。实施高标准农田26.74万亩,打造科技示范带、示范田2300亩;推进垦地合作,实现托管131万亩,粮食增产10%以上。加快品牌创建,提升品牌溢价能力,获授“黑土优选”品牌企业8家、农产品地理标志6个、“黑土优品”农业品牌标识10个,国家级绿色食品生产基地2个。创新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和生产方式,带动玖成、一亩地等国家、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蓬勃发展,全市合作经营组织发展到219家,分红300余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723元。

    C

    文旅融合火热出圈

    新中国成立75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抚远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从零起步,从小到大、由弱变强,产业链条不断延伸、拓展。以文旅融合发展为主线,以龙头项目为支撑,以品牌创建为动力,大力整合特色资源,推进“山水城互动、文旅体互融”,丰富文旅新业态,文旅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抚远市认真描绘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蓝图,不断强化政策引导与扶持,稳步推进黑瞎子岛国际旅游岛建设,持续完善景区景点开发,大力提升旅游市场开发水平。以创建国家5A级旅游区为抓手,全面提升黑瞎子岛各景区品质,打造世界级旅游精品项目,形成强有力的旅游吸引核心。通过打造网红打卡地、激活夜间消费、增加冬季旅游项目、便捷出入境政策等吸引年轻客群。面向国内和国际两大市场,优化出入境旅游线路设计,打造华夏东极最佳出入境旅游目的地。全面促进东极抚远旅游向“全域、全季、全民、全业态、全要素”升级,加快推动抚远由旅游资源大县向旅游经济强县迈进。

    抚远市不断丰富华夏东极旅游业态产品。围绕叫响“到抚远东游找福气源头”品牌,做优做强东极抚远特色旅游。重点发展打造了东极观光、界江旅游、度假旅游、体育旅游、研学旅游、文化旅游和夜间旅游等八大旅游产品,重点实施东极抚远旅游景区文化内涵提升计划,着力提升公共服务,建设国内一流基础设施,先后举办了夏至节、贝壳沙滩音乐会、垂钓大赛、冰雪马拉松、冰河越野赛等赛事活动,拓展“文旅+体育+消费”的冰雪经济链条,积极构筑文旅融合新格局,2023年抚远市被中国气象局授予“避暑旅游目的地”荣誉称号,黑瞎子岛景区入选全国十大冰雪旅游精品线路。今年,截止到8月31号,抚远旅游总人数197.8万人次,同比增长50.3%,旅游综合收入14.97亿元,同比增长50.91%。

    D

    对外交流持续深化

    抚远市与俄罗斯远东第一大城市哈巴罗夫斯克市半江之隔,航道距离只有65公里。1992年5月,抚远口岸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对外开放的一类口岸,1993年2月正式开通使用。从此,抚远不断探索对外开放之路,特别是近年来,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黑瞎子岛时提出的“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积极扩大对外开放”的要求,向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拓展对外开放工作,不断书写对外开放新篇章。

    现在,每天都有客船往返于中俄两国之间,今年截至8月末,出入境人员突破5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245.7%。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铁道旅游公司经理阿克萨娜从抚远与哈巴罗夫斯克开通口岸的第一年,就开始从事这条航线的跨境旅游工作,如今已有21个年头。今年明水期开关她第一个组团来到抚远。20多年来抚远的发展变化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一开始不了解抚远到喜欢爱上抚远这座城市,在成为一个“中国通”的同时,年年组团带领俄罗斯游客来抚远旅游购物、度假。据阿克萨娜介绍,21年来,抚远年年有变化,年年有发展,用中国成语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俄罗斯游客来抚远旅游的积极性很高,喜欢来这里购买中国商品,喜欢来抚远旅游。

    口岸开放以来,抚远市与哈巴罗夫斯克之间持续深化文化、教育、体育、环保等多领域交流合作,双方成功举办了中俄渔业产业合作对接会、中俄冷水鱼烹饪大赛、中国·黑瞎子岛中俄旅游发展研讨会、中俄烹饪大赛、橡皮艇拉力赛、国际象棋对抗赛、环岛自行车友谊赛、中俄家庭友好联谊活动、中俄国际教育交流会议、中俄教育艺术体育交流节、中俄音乐交流会、中国跨境保护区联合保护与交流等一系列活动,不断提升合作水平,扩大合作成果,为中俄两国增进相互理解、弘扬睦邻友好传统、赓续两国人民世代友好、夯实双边关系社会基础作出了贡献。

    E

    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抚远这几年变化可真大,一年一个样儿,道路宽阔笔直,滨江公园堤岸绿树成荫,街道旁、小区里,花红柳绿,小公园、小广场随处可见,干净整洁的环境让生活在这里的人感到很幸福。”从上海重新返回家乡的青年张宇婷经常在自媒体上发照片,发感想,一传十,十传百,点燃了许多人想来抚远走走看看的热情。

    从75年前的城区面积0.5平方公里,到如今城市建成区面积拓展到12平方公里,从街道两条,到主次干道25条,从土草房69间,到高楼大厦鳞次栉比,抚远的城市框架不断拉大,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抚远大力实施绿化、美化、亮化、硬化、净化工程,精心规划建设城市沿河景观带、城市绿化带,逐步形成草木葱茏、绿树成荫的城市生态环境。近年来,抚远坚持以人为本,努力营造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的环境。将地域特点、民族特色与时代风貌相结合,加快城市交通、供电、供排水、供热、地下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一批公共停车场,打造一批公共绿地、公园,新建一批公共文化娱乐设施,合理布局鱼产品销售市场、特色餐饮酒店、购物中心等,全方位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吸纳能力,全面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积极培育出行文明、秩序井然、环境优美、服务周到的良好习惯,提升了城市品位和形象。每天清晨和傍晚,黑龙江畔的滨江公园,都有很多人来散步健身。市民徐铭灿差不多每天都会到公园和朋友一起跳广场舞。“以前的抚远,想找个好一点的公园活动都十分困难,能去的地方太少了。”徐铭灿感慨道,“现在,小区里、街道旁,随处可见生态公园、文化公园、口袋公园,这些公园绿树成荫,鸟语花香,让人欢喜。”

    在抚远市生活了50多年的徐铭灿说出了自己的心声,“以前特别羡慕大城市的生活环境,现在家乡高楼多了,道路多了,绿树多了,鲜花也多了,和大城市相比,环境一点也不差,特别幸福。”

    F

    生活品质节节拔高

    走进乌苏镇赫哲族村,家家户户被绿树鲜花环绕,阳光照耀之下,房屋错落有致,道路宽阔整洁,特色民居熠熠生辉。从昔日“沿江居住马架子”的贫困村,到如今吃上“旅游饭”、过上好日子,赫哲族村的蝶变是抚远市乡村振兴的真实写照。

    新中国成立初期,抚远县域经济薄弱,群众生活困难,一直是全国挂名的贫困县。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后,抚远市吹响向小康进发的号角,2018年,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摘帽。

    新中国成立75年来,抚远社会保障网越织越密。和全国各地一样,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保障尚属空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覆盖面持续扩大,如今,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

    抚远顺应十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把沉甸甸的“民生大单”变成了温暖人心的“幸福大餐”。持续加强生态保护工作,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构筑了“地空协同、立体联动”生态环境监管体系,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100%,被评为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不断发展民生事业,扎实建设文明城市。坚持党的领导,建设信仰坚定的文明边疆,持续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七进”活动,凝聚奋进力量,激发全市上下的爱党爱国热情。坚持举旗定向,建设团结奋进的文明边疆,实施边境“国旗工程”,在国际口岸、驻军哨所、抵边村屯等地设立“国旗工程点”100余个,212公里边境线上时刻飘扬着鲜红的国旗;主动回赠广西10万盒蔓越莓,示范带动全国各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凝聚边境奋进新征程的强大精神力量。坚持问需于民,建设人民满意的文明边疆,启动实施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人居环境提升改造工程,普惠13615个家庭,引进物业公司接管弃管小区92个,楼房226栋,实现物业服务全覆盖。建设公共停车场226处,施划停车位1万个;新改扩建休闲广场、口袋公园6处,新建市民休闲活动区75处,小区生活环境焕然一新,居民幸福感越来越强。

    75载光阴,抚远在边疆大地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

    踏上新征程,边疆人民必将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扫码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2号,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 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黑网公安备 23010202010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