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关注
  • 国际国内
  • 龙江新闻
  • 民生关注
  • 经济农业
  • 文化旅游
  • 教育体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声音
  • 法治在线
  • 数字报刊
  • 한국어
  • Pусский
  • 黑龙江新闻网 >> 龙江新闻
    杨士莪 筑牢“水下国门” 一生为国听海

    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时代楷模”杨士莪 图片由哈尔滨工程大学提供

    □本报记者 赵一诺

    1994年4月,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带领百余名科研人员登上考察船,驶入中国南海。

    30年后再回首发现,这位老人不仅完成了首次由中国科学家独立指挥和实施的大型深海水声考察,还推动了中国水声界实现从浅海迈向深海的“第一步”。这位老人,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杨士莪。日前,中央宣传部追授杨士莪同志“时代楷模”称号。

    作为我国水声工程学科奠基人之一,杨士莪为中国水声学科建设、制定水声发展规划作出了贡献,为我国万里海疆装上“耳朵”和“眼睛”,筑牢“水下国门”。耄耋之年,他依旧投身教学一线为本科生上课,被学生亲切称为“一站到底”的“90后院士”。

    2024年3月19日,杨士莪溘然长逝。这位一生为国听海、致力提携后学的大先生走了,而他开创的水声事业和坚守的铸魂育人精神,如茫茫海上高耸的灯塔,指引着济济后来者,共同守护祖国的辽阔海疆。

    他开创了中国水声教育新格局

    杨士莪的科研道路,始于新中国成立之初。选择研究方向的标准只有一个——让积贫积弱、一穷二白的祖国底气十足地“站起来”。

    这种强烈的爱国心源自他的童年经历。杨士莪生于1931年,彼时的中国遍地战火,他和家人流离失所,辗转河南、天津、北京、重庆等地,一颗强国梦的种子在心灵深处生根发芽。1947年,他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之际,抗美援朝战争打响,听说刚成立的大连第一海军学校物理教师紧缺,他报名参军,入校任教。1952年,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哈尔滨工程大学前身)筹建,他又奉调北上。1957年,他被派往苏联,改行学习国家亟须的水声学科。短短7年间,从普通物理到天文测量再到海道测量,杨士莪几易专业,都是为了祖国需要。

    在苏联学习期间,杨士莪意识到,“真正尖端的东西,你想从国外学,从国外买,是做不到的。”为此,杨士莪立下志向:为国攻关,自己干!

    怀着一腔报国之情,1960年,重返哈军工的杨士莪刻苦钻研,编著了《水下噪声学》等一批中国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水声理论著作。同时,他参与培养了第一批专业骨干和年轻教师队伍,别开生面地创建了中国首个理工结合、为国防建设服务的综合性水声工程专业,开创了中国水声教育的新格局。

    如今,作为中国最大的水声人才培养基地和专家库,从哈工程走出的人才占据水声科研界的大半壁江山,中国工程院水声领域的4位院士、水声行业70%以上的高级专家、60%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都从这里走出。

    杨士莪对我国水声事业的贡献,远不止于此。

    在制定我国水声发展规划、确定水声学科研究方向、指导我国重大水声科研和工程项目中,杨士莪都起了核心作用。作为中国水声定位方法最早的提出者和技术决策者,杨士莪为我国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定位系统研制奠定了坚实基础;作为中国水动力噪声研究先行者之一,他主持设计建造我国首个针对声学研究的某项装置,解决了国际上悬而未决的难题……

    他和队员把漂着油污的水烧开了喝

    杨士莪一生心系祖国、情牵大海。他对师生们感慨道:“海洋战略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拥有广泛的海洋权利和海洋利益,炎黄子孙都应该增强海洋意识,承担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责任和保护海洋的义务。”

    1959年,正当韶华的杨士莪作为中方副队长参加了中苏联合南海考察,看着水碧沙明、富饶美丽的南海如处子般沉睡,他深深忧虑:何时我们能凭自己的力量来这里考察开发?

    35年后,杨士莪终于等到了这一天——1994年春,广东湛江港,两艘考察船载着全国十几家水声科研单位近百人组成的考察队驶离了码头。

    考察队深入南中国海,在深海区域作业时,淡水告罄,年过花甲的杨士莪和队员便把压载水舱漂着油污的水烧开了喝。有一次出海,还没等实验结束就断粮了,在潮热难耐的气候条件下,他带领大家白天做实验,晚上打鱼,以淡水煮鱼为食,一直坚持到实验结束。

    考察队中有个负责接收信号的队员,因为晕船晕得厉害,被大伙儿评为“晕船委员会主任”。杨士莪深知晕船之苦,他告诉队员,越晕船越要喝水、吃东西,胃里有东西可吐,才不会严重伤害身体。该队员一手拿暖水瓶,一手边放着一个水桶,边读实验数据边吐酸水,却自始至终坚守岗位。二十多年后,杨士莪接受记者采访时,饱含深情地提到那些科研工作者,他说:“学校的特色、水声学的发展,就是在一大批这样可爱、可敬的科研工作者的坚守中,一点一点积累、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那次考察是我国第一次有战略意义的水声科学考察,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水声工作者首次独立出航考察。在杨士莪主持下,考察不仅掌握了南海典型海域的水声环境特点及主要参数规律,积累了宝贵的第一手材料,并为中国水声事业锻炼了一大批新生力量,使中国水声事业首次从浅海迈向深海。

    他把海洋情结传递给每一名学生

    对于杨士莪的众多弟子来说,他不仅是自己学业上的导师,也是人生的导师,院士身上总透着一股绵延不绝的干劲和与时俱进的年轻心态。

    只要是他牵头或主持的科研项目,他几乎会参加所有海试,亲自到船上的每个实验站位去看,连贴身的勤务兵都跟不上他。他叮嘱教师和学生:“在科研上玩不了花招,只有你老老实实、规规矩矩,干成的东西才能是实实在在的。”

    70载,杨士莪通过哈尔滨工程大学的讲台,把深厚的海洋情结默默传递给走进校园的每一名学生,传递给国家未来的建设者们。

    “第一节课好比打开水声世界大门的钥匙,必须讲好。”每逢新学期,在哈工程水声学院本科生第一门专业《声与振动基础》的课堂上,杨士莪院士勉励同学们:“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只要是国家需要的,就是值得干的!”他讲课时语速较慢,声如洪钟,思路清晰,而且是“一站到底”。

    一生把大海倾听,一生为祖国追寻,杨士莪在深蓝大洋上开垦,让中国的耳朵听懂大海的呼唤。他的学生说,杨院士有大海一样的品格,心里始终装着那片海洋,倾尽全力,为此耕耘。

    他勉励年轻人,“你们是八九点钟的太阳,是国家未来的栋梁,要将自己的事业与国家需求最大化地同频共振。”

    杨院士对年轻人成长成才的浓浓期许更犹如甘露,滋润着哈工程学子勤奋读书、健康成长。一堂堂鲜活的水声课在哈工程学子心中注入了力量。

    扫码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2号,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 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黑网公安备 23010202010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