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关注
  • 国际国内
  • 龙江新闻
  • 民生关注
  • 经济农业
  • 文化旅游
  • 教育体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声音
  • 法治在线
  • 数字报刊
  • 한국어
  • Pусский
  • 黑龙江新闻网 >> 龙江新闻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研究生教育管理的创新发展

    □马静婷

    在全球高等教育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国务院于2015年启动了“双一流”建设计划,旨在通过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提升中国高校整体水平与国际影响力。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推动学术创新和促进科技进步的重要使命。然而,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加速发展,传统的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社会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多样化需求,亟需在管理理念、制度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深入改革与创新。因此,如何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提升研究生教育管理水平,推动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健全研究生学科建设机制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学科建设是高校提升办学水平、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核心内容。高校需紧密结合“双一流”建设要求,重新审视研究生学科建设的整体目标与具体方向,例如考虑国家重点领域的战略需求,布局科技创新、信息化、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关学科,或依托国家科研项目和重大工程发展相关的学科方向,如人工智能、新材料、生命科学等领域。高校需建立科学合理的学科评估指标体系,既要考虑研究生学科的学术水平,也要关注其社会服务能力和国际影响力。例如,高校可以从科研成果、师资力量、研究生培养质量、国际合作、社会服务等多个维度对研究生学科进行评估,兼顾量化数据和定性评价,通过专家评审、社会评价等方式获得全面反馈,以此判断学科建设科学性和有效性。根据评估结果,学校可以对学科进行分类管理,给予优质学科进一步的资源倾斜和重点支持,对发展缓慢的学科采取有针对性的扶持或调整策略。研究生学科建设需要更加注重学科交叉领域的研究与创新,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对此,高校应建立跨学科研究中心,打破学科壁垒,积极布局跨学科类学科建设,如生物技术与信息科学的交叉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的交叉学科等,要积极培养复合型高层次人才。

    完善研究生科研管理规章制度

    研究生是未来科研创新的中坚力量,其科研水平直接关系到高校学术竞争力的提升。高校应制定科学的研究生科研评价体系,改变过于重视论文发表数量的评价局限,转而评价学生科研成果质量与创新性。除了沿用发表论文的影响因子和引用率等客观指标的考量外,高校应注重研究生科研成果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价值,尤其是科研成果对社会经济、科技进步的贡献。在科研支持与资源分配方面,高校应建立公开透明的科研经费申请和使用机制,确保每位研究生都能公平获得经费支持,同时严格规范经费的使用和管理,避免浪费或不当使用。为提高科研效率,高校应搭建共享的研究生科研资源平台,促进科研资源的合理分配和高效使用;搭建科研成果转化平台,加强与企业、政府的合作,将研究生的科研创新应用于实际生产和社会服务中,提升科研成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此外,在科研管理规章制度中,高校应采取成果转化激励措施,鼓励研究生将科研成果进行专利申请、技术转让等形式的商业化转化,以奖金支持等方式激发学生将科研成果应用于实际生产的积极性。

    提升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水平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应对标国际一流,促进互融互通,以高水平国际化教育管理服务研究生人才培养。高校需要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为研究生提供融入国际的平台。与国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合作研究,推动研究生参与国际前沿课题的科研项目,接触先进的科研方法和科研技术。同时,高校应鼓励研究生参与国际学术会议,发表研究成果,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国际学术社区,了解最新的研究动态,获得同行的反馈和建议。高校还可以推出研究生海外访学项目,让研究生在国际知名院校接受短期或长期的学习和科研训练,拓宽国际视野,提升综合素质;构筑国际化课程体系,促使学生掌握国际通用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增强国际竞争力。例如,在研究生教育阶段开设双语或全英文课程,尤其在理工科、医学、商科等学科领域。课程需要与国际最新的学术进展和行业需求接轨,确保学生获得前沿知识。高校可以鼓励研究生选修与国际化相关的课程,如国际贸易、国际法、全球治理、跨文化管理等课程,帮助他们了解全球化背景下的不同领域知识。高校应加强国际研究生的管理与服务,为国际学生提供多层次的语言培训课程,帮助他们提高汉语水平,以更好地适应教学和科研。此外,还可以通过开设全英文授课的课程和项目,为国际学生提供更为便利的学习条件。在文化融入方面,高校可以组织多种形式的跨文化交流活动,帮助国际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适应中国文化,强化国际学生的学习体验。

    重视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升级

    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特殊性要求管理人员不仅要具备一定的行政管理能力,还需要深入了解教育规律、研究生教育的特点以及国际化发展趋势。对此,高校应推进系统性培训与继续教育,制定完善的管理人员培训制度,定期为管理人员提供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培训。培训内容可以包括高等教育管理理论、学术事务管理、政策法规解读、国际化教育管理经验等。此外,应鼓励管理人员通过参加外部的进修项目、学术交流或管理课程学习,提升管理人员的学术素养和管理能力。高校应优化管理队伍的组织架构,确保各项管理工作能够有序高效地开展。通过构建科学的跨部门协作管理机制,打破各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增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例如,招生管理部门、人才培养管理部门与科研管理部门之间应定期交流工作进展,确保信息共享和工作协调,群策群力助推研究生教育管理发展。高校还应积极利用数字化技术,以数字化赋能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创新。例如,高校可搭建一体化的数字管理平台,实现从招生到毕业全流程的管理,涵盖招生管理、课程设置、科研管理、论文审核、学位申请等各项工作。在平台上,学生、教师、管理人员可以方便地获取所需信息并完成相应的操作。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为研究生教育管理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例如,高校可应用大数据技术对研究生招生信息、学习情况、科研成果、论文发表记录、毕业去向等数据进行全面收集、整理和分析,进而为研究生管理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决策支持。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研究生教育管理的创新发展不仅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更是实现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随着“双一流”建设不断深入,中国研究生教育管理将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创新机遇。高校应紧紧结合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持续推动管理理念、方法和手段的变革与创新,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研究生教育管理体系。未来,研究生教育将在“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高层次人才。

    (作者单位:沈阳大学研究生院)

    扫码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2号,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 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黑网公安备 23010202010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