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铭华
“生儿育女已不再是纯粹的个人私事,而是关系到民族复兴、事业传承的社会责任。”全国政协委员、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庞达认为,破解“不想生”“不敢生”的现实问题,让政策真正达到鼓励生育、激发育龄人口生育愿望的作用,仍需在增强政策获得感方面下功夫、用气力、出实招。为此,他建议针对育龄人口面临的实际困难和内心的现实需求,重点从三个方面着手构建更有获得感的生育政策。
一是给予充分的自由时间。“为已生育的松绑,才能给未生育的希望。”庞达委员解释说,要对未成年子女的父母,进一步细化落实鼓励用人单位制定有利于职工平衡工作和家庭关系的措施,依法协商确定有利于照顾婴幼儿的灵活休假和弹性工作方式,适时修改完善现行休假和工作时间的政策规定,以立法的方式,保障未成年子女父母的陪伴权。
二是给予现实的政策福利,进一步减轻生育、养育、教育的负担,使育龄人口不再谈“生”色变。庞达委员举例说:“对于困扰人民群众的入学难、择校贵、升学难等问题,可以试行二胎以上父母的子女不受户籍限制自由择校。”
三是给予更强的事业助力。育龄人口常常面临升学难、就业难、结婚难、生育更难等众多难题,庞达委员提出,建议将《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中关于“促进妇女平等就业”优化调整为“促进已育妇女优先就业”,可以对孕期女性或有未成年子女的父母,在考研、考公、考职称等方面适当降低录取分数线或加分,形成政策引领效应。
本报记者 荆天旭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