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关注
  • 国际国内
  • 龙江新闻
  • 民生关注
  • 经济农业
  • 文化旅游
  • 教育体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声音
  • 法治在线
  • 数字报刊
  • 한국어
  • Pусский
  • 黑龙江新闻网 >> 经济农业
    森林菌蔬采摘忙 映出增收好“丰”光

    六月初夏,正是大棚西瓜采收的好时节,在龙江森工鹤北局公司食药菌蔬试验示范基地果蔬大棚内,一个个手掌大小的西瓜已经成熟。放眼望去,浑圆饱满的小西瓜整齐地吊在郁郁葱葱的藤蔓间,犹如一张张胖娃娃的笑脸欢迎着远道而来的客人。基地工人们穿梭在藤蔓之间熟练地采摘着,尽享丰收喜悦。

    手掰西瓜挂满枝头

    “我们种植的手掰西瓜品种是‘早春红玉2号’,是由东北农业大学团队推荐的,实践证明,是非常优质而且特别适合我们地区种植的品种。”鹤北局公司多种经营分公司副经理代科宝介绍道。

    代科宝告诉记者,手掰西瓜个头较小,单枚仅重三四斤,果皮薄脆,只有几毫米,用手就能掰开。它对生长环境要求高,所以基地每天安排专人定时定点进行控温控湿。瓜瓤香气清甜,每一口都能感受到果肉的饱满与多汁,吸引了不少客商提前订购。

    西瓜吊在空中的奇特生长“姿势”,让记者既好奇又疑惑,代科宝一边指着吊瓜网一边为记者揭秘,“西瓜吊在空中生长,瓜形会更饱满好看,而且单位种植面积内可极大增加种植株数,增加产量。与传统的西瓜种植方式相比,手掰西瓜吊藤生长,有利于阳光充分照射,避免出现阴阳面的现象,而且吊起来授粉也更均匀。”

    除此之外,基地工作人员还为每个西瓜都配了独一无二的“身份证”。每个西瓜都佩戴一个小标签,标签上有数字,通过数字可以精准地掌握西瓜的成熟时间,实现全程溯源,做到精细化管理。

    赤松茸破土而出

    除了手掰西瓜,在食药菌蔬示范基地还有另外一样“拿手作物”——赤松茸。眼下,这里的赤松茸也迎来了采收旺季。大棚内,一簇簇胖墩墩的赤松茸破土而出,菌香扑面而来,成熟的赤松茸肥硕饱满,色泽透亮诱人,成群探出“头”来。工作人员穿梭在大棚内,轻轻扭动赤松茸的根部,小心摘下并整齐摆放在身旁的篮子里,一派生机盎然的忙碌景象。

    因市场反响极好,今年鹤北局公司扩大了赤松茸的种植规模,在去年30栋大棚的基础上,新建了36栋大棚。

    “赤松茸的外形、口感和营养价值都和野生松茸非常相似,产量更高且价格适宜,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市场前景。”鹤北局公司多种经营分公司副经理于洋向记者介绍说,“赤松茸主要通过龙江森工集团所属森林食品集团开发的线上销售平台‘森林甄选’进行推广,并进入连锁超市、批发市场等,远销北上广等一线城市。”

    果蔬大棚整齐排列

    截至目前,鹤北局公司食药菌蔬试验示范基地共建设大棚107栋,其中菌蔬大棚98栋,育苗大棚1栋,冬暖大棚8栋,是集森林果蔬、食用菌生产、观光采摘、示范、科研实践为一体的智能化、规模化、标准化的现代化示范园区,极大地带动公司周边区域的产业发展,丰富了百姓的菜篮子。

    食药菌蔬试验示范基地只是鹤北局公司发展森林果、蔬、菌产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鹤北局公司积极践行龙江森工集团“产业富企”“民生筑企”方针,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林区自然资源禀赋优势,依托产业发展特点布局“果园子”“菜篮子”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森林食品产业。

    采摘赤松茸

    鹤北局公司产业部负责人张磊表示,鹤北局公司将以“大食物观”为引领,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不断建好“果园子”,拎稳“菜篮子”,为鹤北林区职工群众及周边地区居民提供更多优质、绿色、生态的森林菌蔬产品。

    张皓然 张泽宇 记者 马一梅 李健

    扫码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2号,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 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黑网公安备 23010202010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