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丹丹
建设质量强国是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中国经济由大向强转变的重要举措,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增强产业质量竞争力,着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效益是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也是更好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和优化供给的重要举措。
强化产业基础质量支撑
产业基础能力是对产业发展起基础性作用,影响和决定产业发展质量、产业链控制力和竞争力的关键能力。产业基础能力包括产业发展所必需的基础关键技术、先进基础工艺、基础核心零部件和关键基础材料等工业“四基”。产业基础能力考验的是一国各个产业的综合成绩。要聚焦产业基础质量短板,分行业实施产业基础质量提升工程,加强重点领域产业基础质量攻关,实现工程化突破和产业化应用。加强基础材料、基础零部件、基础制造工艺、通用基础软件等产业技术基础能力建设,加快产业基础高级化进程。
对于黑龙江省而言,一方面要抓紧解决一批“卡脖子”的基础产品和基础技术,形成“点”的突破;另一方面要引导各行业挖掘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形成“面”的展开。
提高产业质量竞争水平
产业质量竞争力是指产业在质量、品牌、效益等方面所体现的竞争能力。其基本特征是产业在保持合理增长速度的前提下,通过有效的布局优化实现转型升级,获得效益提升。具体表现为产业产值的平稳上升与生产效率的持续提高,从而推动产业在更宽领域拓展、向更深层次迈进。《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提出要推动产业质量升级,加强产业链全面质量管理,着力提升关键环节、关键领域质量管控水平。全面提升农业生产质量效益,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快培育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
黑龙江省必须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塑的机遇,加快建设“4567”现代化产业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补齐短板弱项,加长长板强项,打造完整而有韧性的产业链供应链,抢占未来产业竞争的制高点。
提升产业集群质量引领力
从经济活动的角度看,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是产业集群。产业集群能够促进专业化分工和创新资源汇聚,是我国建设制造强国、促进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的重要路径。依靠集群这种有效的产业发展方式来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体系的发展,有利于在未来发展过程中提升产业发展的稳定性,增强自身的内生动力。《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提出要培育形成一批技术质量优势突出、产业链融通发展的产业集群。依托国家级新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培育形成具有引领力的质量卓越产业集群。
黑龙江省要适应新需求,精准聚焦高质量发展新方向,打造农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万亿级产业集群和先进制造产业集群,培育具有竞争力的医药产业集群;要着力新开放,以国际化为方向塑造竞争新优势,打造特色跨境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产业链和供应链的新提升。
打造区域质量发展新优势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提出要加强质量政策引导,推动区域质量发展与生产力布局、区位优势、环境承载能力及社会发展需求对接融合。健全区域质量合作互助机制,推动区域质量协同发展。
黑龙江省要立足区域特色资源,选择具有较好增长态势、对区域经济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的产业作为发力点,采取差别化的引导扶持政策,推动形成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支柱产业并做大做强;要把招商引资与产业质量升级同步谋划,大力引进附加值高、带动力强、成长性好的企业和项目,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能力。
【作者单位: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省行政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