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关注
  • 国际国内
  • 龙江新闻
  • 民生关注
  • 经济农业
  • 文化旅游
  • 教育体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声音
  • 法治在线
  • 数字报刊
  • 한국어
  • Pусский
  • 黑龙江新闻网 >> 文化旅游
    从寿山后裔故居到寿公祠

    寿公祠

    □文/摄 贤哲

    偶然路过齐齐哈尔建华区一个小区,当“名人小区”几个字映入眼帘时,我想:应该有典故吧?果然,没走几步,一片灰墙青瓦飞檐映入眼帘,我快步走过去,一看的确是古迹,不过显然是修缮过的,因落锁,里面的情形不得而知。我顺着栅栏向前边走边观察,看到正房临街墙上挂着“寿山后裔故居”标牌。

    据齐齐哈尔志记载,寿山去世后,其长子袁庆恩携家眷迁入老北关东五道街东四小学北侧东胡同,后名袁家胡同。故居为青砖泥瓦四合院式建筑,正房三间,东、西厢房各三间、门房两间,后灶房五间,现仅存三间。正房,约建于清末,1920年曾有袁姓在此居住。袁氏家族崇武尚文,原来大门洞前雄狮、上马石、拴马桩一应俱全。清末,袁庆恩为荒芜局总办,到郑家屯垦荒。民国后,袁庆恩在当时的省城齐齐哈尔任过统领、旅长。1947年病逝。1982年秋,住在袁氏故居的一户人家修缮时,发现一件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袁世凯授予袁庆恩世袭职位封轴。轴首楷书“正白旗汉军骑都尉兼一云骑尉袁庆恩袭职封轴”。红色轴心楷书大总统令:夫时代虽殊,功德弗替,斯国典所宜尊崇也。寿山虽难,应得之骑都尉兼一云骑尉世职,本大总统依待遇满蒙回藏条件第三项,以伊长子袁庆恩兼袭,准再袭三次。其务表率齐民,翊赞治化,以懋厥功,尚敬之哉。中华民国二年七月十九日。盖有朱红篆书“大总统印”。这个令说明袁氏家族功勋获得极高的认可。

    更巧合的是,就在偶遇寿山后裔故居之前,我还邂逅过寿公祠(寿山将军祠),即齐齐哈尔市龙沙公园劳动湖南岸,关帝庙右侧那座有对开朱色板门、格扇窗,门楣上有“寿公祠”三个金字匾额的青瓦灰墙建筑。门落锁,内情不得见,却见围墙上标牌介绍,是为纪念清末爱国名将寿山将军而建,寿公祠也被省政府认定为黑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勿庸讳言,我与很多学过中国近代史的人一样,十分熟悉和无比崇敬寿山将军!据齐齐哈尔志记载,袁寿山(1860—1900年),字眉峰,明末兵部尚书袁崇焕后裔。中日甲午战争中,清政府为嘉奖他带兵英勇善战,派他兼领镇边骑兵。次年,率兵激战时,敌人枪弹打中他右腹又从左臀穿出,几乎成了血人的寿山归来后,被清廷升任为知府,赏花翎一顶。1897年,寿山调任镇边军左路统领,驻扎黑龙江城(即瑷珲城),后升任黑龙江将军,他严谨治军毫不懈怠。1900年夏,义和团运动发展到我国东北,当时外敌为维护其在此侵略利益,不但大肆屠杀中国人,还放火焚烧了瑷珲城。这些罪恶行径令寿山怒发冲冠,决心迎战外敌。不久,哈尔滨围攻战失败,敌军向齐齐哈尔发起猛攻,同年8月逼近齐齐哈尔,并撕毁和平入城协议,发动突然袭击。清军虽奋力抵抗,且有力打击了敌人,但终因孤立无援而败。这时,寿山意外接到朝廷议和决定,他耻于落入敌手,拒绝诱降,并坚守“军覆则死”诺言,“核库储,检文牍,派员送王命旗牌印信等件于副都统署。集议缮边振民之策若干条,手具遗书,上达当道。后设香案,冠朝服,望阙叩头……遂自卧棺中,命卫士以枪击之,卫士惶恐,机颤弹泄,中小腹,又易一人射之,仅及胸,又击之,乃从容殉节。时光绪庚子八月初四日也。”一代爱国名将就这样壮烈殉国,年仅40岁。他不但享有“南有林则徐,北有袁寿山”的赞誉,还被载入《清史稿·传论》。

    万幸的是,齐齐哈尔副都统署黑龙江将军程德全挺身而出,向朝廷力陈寿山政绩,请求予谥,建祠,宣付史馆立传。1926年建寿公祠。现所见为1987年在原址翻建,已被列为黑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事实证明,寿公祠、寿山后裔故居,还有将军府、将军衙门和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一心乡的寿山将军墓等一系列相关文物保护单位,无论是建立还是保护,都对缅怀、传承和发扬寿山将军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已经和正在发挥积极作用。

    扫码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2号,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 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黑网公安备 23010202010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