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本军 本报记者 张雪地
一块泥巴,在泥塑非遗传承人何冬手里,变成一件件惟妙惟肖的工艺品。憨态可掬的动物、威风神气的哪吒、笑容满脸的老人……一件件作品鲜活生动、精致可爱。
走入何冬的泥塑工作室,孩子们正学着老师的动作,从分泥开始,揉、搓、捏、刻、压,用软陶塑造出一个个粗糙却又充满了童真与浪漫的生命。沐浴着阳光,伴随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一节泥塑课正在悄然进行着。
1977年出生的何冬,是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专业人才技能传统工艺制作师、上海何冬陶艺有限公司创始人、牡丹江工艺美术大师、牡丹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宁古塔泥塑传承人、宁古塔泥塑软陶工作室负责人、黑龙江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
那个儿时偎在爷爷身边“捏泥巴”的小男孩,如今已成为了给孩子们传承雕塑技艺的“工匠”。
“这个手艺是从我太爷爷开始的,我们家世代都是农民,太爷爷喜欢用泥捏个东西,就把手艺传给了我的爷爷。”今年47岁的何冬说,他从小在爷爷身边长大,五六岁就开始跟着爷爷“捏泥巴”。“那时候用的就是黄泥,在我的记忆里,爷爷捏的最多的还是民族类的场景和题材。”何冬说,虽然当时材料筒陋,但是依旧能从爷爷的泥塑里看出人物的表情,雕工的细节也非常到位,可惜当时条件有限没有烧窑,一件作品也没有保留下来,但这些形象一直深深地印在他的心上。
到何冬十二三岁时,在学校美工展示时, 何冬凭着家传的技艺“露一手”。那时,他给自己做,也帮同学做。
毕业后的何冬一个人外出闯荡,他走过很多城市,从事过好多职业,学了装潢设计、开过饭店、在青岛街头捏过面人,多年在外打拼的日子,尽管生活美满,却始终无法填满他在外漂泊的空虚感,午夜梦回,他无数次地问自己,“这就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吗?”
直到有一年春晚,在冯巩表演的小品节目中出现了两个“公仔”,就是用这种传统手艺制作的,这一幕激起了他埋藏在心里的种子,他当即决定回到家乡重拾童年的志趣,并将其当成一项事业做下去。
2008年,而立之年的何冬回到了家乡宁安,怀揣着“传承”的使命一个人开始了默默地奋斗。最初的三年,他不断寻找最适合泥塑的材料、不断潜心研究提升自己的技能,先后参加陶瓷艺术与设计实践高端人才研修班、黑龙江陶瓷行业从业人员素质提升培训班,成为省工艺美术大师庄善深的得意弟子。
在实践中他总结出一整套教学提纲,深入学校,使陶艺制作走进校园课堂,他在宁安市图书馆开设培训班6年,期间在宁安市朝鲜族小学课设公益课堂4年,在他的公益课堂上,孩子们发挥想象、动起小手捏出自己满意的作品,而每次和孩子们在一起,何冬仿佛都能看见小时候的自己……
如今,47岁的何冬带着泥塑闯出了名气,他的作品屡获大奖,私人定制接单不断,作品《相伴》曾在黑龙江省“一带一路”民间工艺精品展中获金奖 ;作品《冬日》在黑龙江省工艺美术协会举办的“雅韵沉香.匠心筑梦”主题展中获金奖 ;作品《酒趣》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黑龙江省民间工艺精品展中获银奖等奖项数十个。他的学生已经成百上千了,也有同行诚邀他到外地发展,面对这些邀请,他的回答很简单:我是宁安人,我一定要在家乡干,将这份手艺传承下去。
对于泥塑的传承,何冬充满了信心,他说:“我儿子和宁安这么多泥塑爱好者就是我的无限动力”。
身虽不惑,心如赤子。泥塑是何冬在这片沃土上坚守的文化瑰宝,相信传承发扬,不断壮大的这份匠心与初心,一定会让宁安泥塑绽放出绚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