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关注
  • 国际国内
  • 龙江新闻
  • 民生关注
  • 经济农业
  • 文化旅游
  • 教育体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声音
  • 法治在线
  • 数字报刊
  • 한국어
  • Pусский
  • 黑龙江新闻网 >> 文化旅游
    流年若碧水春风
    ——读阿来《以文记流年》

    《以文记流年》/阿来/作家出版社/2021年4月

    □李庆林

    静观流年若碧水春风,这是我读完作家阿来散文集《以文记流年》后的第一直觉。他自己总结说“惜春因叹华光短,方以文字记流年”,我委实强烈地从他充满烟火气息和他广博的社会阅历以及深度思考中,难以抽离。阿来宛如一位温和的老者,谈他多年来的创作、阅读、游历和品鉴。我不仅能领受到他极为细致的多元思维,更能感到他在流年记录中划出的一道道痕迹,如同碧水流淌,伴着春风,携杜甫的那句“苍苔浊酒林中静,碧水春风野外昏”,慰藉那些喜忧参半的岁月。

    这本《以文记流年》由“云中记”“读书记”“出行记”“怀人记”“鉴赏记”“品酒记”“演说记”七部分构成,当中许多篇幅,关注芸芸众生的同时,飘逸出阿来的一腔洒脱和通透,凸显出他进退自如的豁达与安然。“云中记”中,阿来感怀深思了2008年的汶川地震。作为川人,他参与赈灾,亲力亲为,他写道:“悲痛,当然;举国驰援,当然。”他在地震十年后,用他独到的语言抒写,延伸到对于自然与人类的思考,从而给予人性光芒的赞美和歌颂。

    阿来对文字强调“雅正庄重”,带给我们全新的阅读欢愉。他专程去湖北乡下访一棵水杉,每年到横断山脉寻觅高山杜鹃。这些都记录在“出行记”的《水杉,一种树的故事》一文,此文曾获“丁玲文学散文类作品奖”。水杉被称为“植物界的活化石”,极难找到。该文翔实介绍了水杉如何被重新发现的故事,非常神奇。“水杉这种树,和所有杉科植物一样,躯干通直,挺拔高大,自有一种庄重的美感。”阿来如是说。进而,阿来用这段文字将该故事升华:“中国人的精神曾经生机勃勃,曾经豪迈地面向世界,但也曾经迷失。‘巷有千家乐,人无万里心’,好在蒙昧且沉溺于蒙昧的时代已成为过去,寻找水杉,也就是寻找一个中国人在文化上重新觉醒,重新发现世界的故事。”

    我最喜欢他“读书记”中的《回首锦城一茫茫》和《以一本诗作旅行指南》两篇文字。前者谈及杜甫,阿来就像一位纪录片导演,冷静地从公元759年腊月杜甫举家自剑门入川写起,到进入锦官城,到抵达巴蜀腹地,草堂中弥漫着一份淡雅,还夹杂蕴含了落寞、叹息和希冀。

    《以一本诗作旅行指南》里,阿来的行文自始至终贯穿着智利诗人巴勃罗·聂鲁达的诗句。这是他第二次南美之旅,“我的炽烈的星星那样的心/将又一次在高空燃起”,他借着聂鲁达的诗语行进和思考,勾起东西方两个古代文明血与泪的记忆。他用这样别具一格的游记,联想着青藏高原与安第斯山脉的遥遥相望,抒发着印加文明与华夏文明的交相呼应。

    读一本好书,也似饮一杯佳酿,兼具“碧水春风”之感,乃人生幸事。诚如阿来本人所说:“有诗与酒,有爱——对词语、对自然之物、对世道、对人,都能兼得,居于城市楼群森林中某单元某层某室,也就能如行天涯。”

    扫码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2号,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 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黑网公安备 23010202010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