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蔡韬 刘莉
离开北方十几年的友人近日向记者展示了一件艺术品——冰花瓷。她说,这个小瓷瓶缓解了她许多的思乡之苦,“这些年无论走到哪儿,脑海总是想着坐在姥姥家的炕头上,盯着窗户上的冰花,想象着外面的世界,如今,外边的世界走多了,心里的冰花开得却越来越盛。”“那时候,冬天是洁白的童话,而冰花就是童话里的精灵。”
日前,同样有着冰花情结的记者走进了哈尔滨市香坊区红旗大街143号一处幽静的小巷,这里有一间致力于冰雪文化技艺的产品开发工作室——雪邑山房。
这里藏着一种特殊的“花”,它们如花似草竞相“开放”在瓷器上,经过创意设计天然巧成般融为一体,美轮美奂,这就是冰花瓷。大到一人高的瓷瓶,小到精细雕饰至眉眼的瓷人,还有墙上一幅幅亦梦亦幻的冰雪画,处处都讲述着冰与雪的故事、冰与花的情缘。工作室的发起人之一、省非遗代表性项目“冰雪雕技艺”传承人张伟洪放下手里的创作,娓娓道来冰花瓷的前世今生……
冰花瓷瓶。
王昌利在制作陶瓷品。
冰花瓷艺术品。
瞬间永恒 冰花凝在陶瓷上
冰花瓷,是由冰花和瓷器组合而成,是近年来陶瓷界出现的一个新概念、新品种、新艺术。冰花瓷艺术品是模拟自然状态下的冰凌花(窗花)形态,用北方特有的高岭土通过1200℃以上的高温烧制而成。说起冰花瓷,不得不提到一个人——王昌利,冰花瓷创始人,国家一级美术师、黑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非遗金水陶传统技艺项目传承人。他专注中国冰花瓷材料配方、制作工艺和烧制技术20多年,不曾放下。
“北方的冰雪艺术赋予了冰花瓷灵魂,我的创意灵感每每都是想到炊烟升起后,烟火雾霭中绽放在窗户上的大自然的神奇,那些千朵万朵有独立、有重合,却没有一朵是相同的冰凌花。”从小就迷恋冰凌花的王昌利,总是记得暖阳一出,冰花渐退的不舍和遗憾。他想留住冰花,留住那承载着童年梦幻的瞬间。他喜欢把冰凌花作为研究和创作的主题,并开始思索如何以一种新的艺术表现形式来充分展示冰凌花自然状态下千变万化之美,从而使这一刹即生的奇幻美景永存。
1997年,王昌利突发奇想,他要去景德镇学习陶瓷烧制技术,促使他下决心的就是冰凌花。期间,他从对烧制陶瓷一无所知到全面掌握了配料、拉坯、成型、上釉、烧制的全套技术和工艺。他不间断进行冰花瓷制作的研究,这一弄就是整整13年。
2010年,王昌利梦寐以求的中国冰花瓷终于烧制成功。一连几个月,王昌利都沉浸在亢奋之中。这之后,他的冰花瓷、瓷板壁画、宇宙星概念系列陶瓷先后获得了国家专利证书,尤其是冰花瓷冰韵系列作品先后获得了全国工艺美术百花杯、凤凰杯全部大奖,冰花瓷系列产品参加哈洽会、东北亚文化艺术博览会、深圳文博会等大型活动,深受关注和热捧。
秉承匠心 冰与火的淬炼
“这是冰与火的图腾,这是陶瓷与冰花的礼赞。”有人这样形容冰花瓷。2019年,独具东北特色的冰花瓷盘、冰花瓷瓶作为礼物被赠送给日本、拉脱维亚等国的外国友人。通过传承和不断创新,冰花瓷艺术品激发了冰雪文化艺术新的生命力,2020年还被列入黑龙江省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项目。
“每一件冰花瓷都是独有,花纹都是唯一。”张伟洪道出了冰花瓷的弥足珍贵。他回忆说,刚开始制作时总是在某一环节或多或少有瑕疵,选料上、烧制上……他们一窑一窑试,不厌其烦。以一米五直径的电窑为例,按一窑出20个瓷瓶算,烧三天仅电费就要3000元,之后再降温两天,“这过程就好比十月怀胎急切想知道孩子什么模样一般,令人紧张又期待。”张伟洪笑着说。为此,团队还多次去景德镇“取经”,从花纹光泽度到瓷的细腻度、手感,一项项技术瓶颈被相继解决,一件件独一无二的冰花瓷艺术品惊艳亮相。
政策利好 梦想有望照亮现实
近日,雪邑山房里的每个人都有点儿兴奋,因为一个好消息:《黑龙江省创意设计产业发展专项规划(2022-2030年)》出台。“这是我省首个专门针对创意设计产业发展的规划文件,其中特色产业陶瓷还被列入了主要任务中的加快赋能重点领域。这着实是为冰花瓷‘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文化创意设计者的春天来了。”张伟洪和他的团队似乎被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人人摩拳擦掌。
“景德镇有个陶溪川艺术园区,是陶瓷艺术大师的汇集地,我们希望哈尔滨能否建一个冰雪产业园,打造以冰花瓷为主的工艺美术陶瓷集散地,辐射冰雪画、冰雪雕、冰雪版画等,吸引冰雪艺术家聚在一起碰撞出艺术火花,更可以吸引全国乃至国外的游客来此,做实做强冰雪+旅游、冰雪+文化。”张伟洪说,他们有这样的期盼,更有了梦想照亮现实的信心。
创意无价,未来可期。带着北方艺术烙印的冰花瓷艺术品就像每每如期而至的冰窗花一样蓬勃开放了。“未来,我们还将研究开发七彩冰雪画、冰雪琉璃等创意设计工艺品,我们想让哈尔滨的冰雪创意像冰花一样开进千家万户,让哈尔滨的冰雪文化更具生命力、传播力。”张伟洪又开始了新的创作。
“正是千花觅无踪,却在窗前独秀。”走出雪邑山房,忽然觉得那瓷瓶上的冰花是那样的浑然天成、巧夺天工!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