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8时,哈尔滨市工艺美术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国家级非遗项目——麦秆剪贴技艺第五代传承人马文侠,走进“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麦秆剪贴技艺——麦秸传承基地”。她没有像以往那样,拿起金灿灿的麦秸着手制作,而是拿起打印出来的《黑龙江省创意设计产业发展专项规划(2022-2030年)》和《黑龙江省支持创意设计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又一次仔细研读起来。
“最近发布的《黑龙江省创意设计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和《黑龙江省支持创意设计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内容非常具体,而且我们的‘麦秸画’作为加快赋能的特色产业被明确提到,这对我们将来的发展有了实实在在的支撑,有望解决制约我们发展的难题,很让人激动和期待。”马文侠说。
制作麦秸作品(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守望“麦田” 匠心传承
了解马文侠的人,无不对这位70岁老人的匠心心生敬意。1972年,她就来到了这里,那时它的名字是哈尔滨市工艺美术厂。经过2000年的股份制改造,现在它已成为哈尔滨市工艺美术有限责任公司。
整整半个世纪,马文侠就默默地坚守着这片“麦地”,不仅仅是守望者,更是开拓者。
企业一路走来,风光而荣耀。2014年,被文化部评为国家文化重点企业;2014年,“麦秆剪贴”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4年,被认定为黑龙江老字号企业;2016年,入选“十三五”国家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利用设施建设专项黑龙江省名录……
而马文侠,手中的技艺一天也不曾放下。工作室里,20多位技艺传承人,年龄最长者已70多岁。一件件“国礼”,一项项大奖,就在这里,在他们手中诞生。
“《素艳》,1965年作为国礼被赠送给西哈努克夫人;《清香满人间》,2006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杰出手工艺勋章’奖,同时获奖的还有博古作品《国泰民安》……”指着墙上的作品,马文侠话语中洋溢着喜爱和自豪。
马文侠演示麦秸画制作技艺
创新发展的瓶颈待破
“在创新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好酒也怕巷子深”,马文侠深谙这些理儿。
近年来,马文侠带领传承人,一直在探索创新突破,让麦秸画突破传统,形成自己独特的美学风格。如今,在技艺上,从初始的刮、剪、粘贴,到‘抢毛’与‘撕毛’的技艺发明,表现手段更加丰富;样式上,在平面平贴的基础上,发展出麦秸工艺的浮雕与圆雕,还有平贴与浮雕相结合的大型屏风与壁画,门类齐全,各具千秋;内容上,更是与时俱进,选题丰富,而且可以根据需要量身定制,从而更好地满足了社会多元化需求;在宣传营销上,通过参加各种展会、开展线上销售、建立麦秸传承基地等方式进行展示宣传,积极开拓市场。
尽管如此,如今企业也面临着发展的瓶颈: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的制约,产品创新能力不佳,市场开拓能力不强,这些问题已经开始制约企业的发展。
“我们这个企业有着坚实的技艺基础,有着优秀的传承人,只要有政策的扶持,带动资金等问题的解决,我们的发展将有极大的潜力。”马文侠信心满满地说。
做了50年麦秸画,马文侠依然痴迷
政策扶持 利好可期
“《黑龙江省创意设计产业发展专项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赋能重点领域’,这其中就包括工艺美术,提出‘以鱼皮画、麦秸画、剪纸、乌鱼绣、靺鞨绣、桦树皮画等非遗产品为重点,提升创意设计水平,提高产业化配套能力,打造新文创产品品牌’。《黑龙江省创意设计产业发展专项规划》还对众多文化创意设计领域的发展目标、扶持支持的力度,明确了具体的政策和措施。比如,对相关的创意企业给予奖、补等扶持,对创意企业在资金问题、人才问题、平台问题的良好扶持政策等。”马文侠说,“《黑龙江省支持创意设计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中提到,鼓励创意设计企业‘升规入统’,对纳入规模以上企业统计范围、正常生产经营、履行填报义务的,给予30万元一次性奖励;鼓励创办创意设计企业;对首次通过认定的高新技术创意设计企业,规模以上企业奖励50万元,规模以下企业奖励30万元,对复审通过认定的企业减半奖励,这些良好的扶持政策给我们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使我们找到了企业下一步发展的亮点和方向。”
马文侠说,文化是魂,产品是根,平台是关键,政府给我们文化企业出台了这么好的政策,搭建了这么好的平台,我们一定要抓住这次机遇,把这些政策用活、用好。我们将以时尚设计的理念,围绕衣、食、住、行、用,以创意、创新、创造为核心,综合运用文化、科技、艺术等要素,构建全方位的新型设计理念,设计+科技、设计+文化、设计+品牌、设计+互联网(电商)、设计+非遗,推进设计、制造、营销、传承一体化发展,激发创意、创新活力,形成创新发展再创新的良好循环,开发出更多更好更时尚、带有黑龙江地域特色的麦秆文创产品。
记者 董云平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