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关注
  • 国际国内
  • 龙江新闻
  • 民生关注
  • 经济农业
  • 文化旅游
  • 教育体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声音
  • 法治在线
  • 数字报刊
  • 한국어
  • Pусский
  • 黑龙江新闻网 >> 文化旅游
    森林覆盖率46% 陆生野生动物450余种
    哈尔滨保护生物多样性生存环境显成效

    上图水生植物。 下图黑翅长脚鹬。 图片由哈市林草局提供

    本报讯(黑龙江日报全媒体记者史志强)记者近日从哈尔滨市林草局获悉,目前哈市有各类自然保护地75处,构建了以国家公园为主体、以自然保护区为基础、以自然公园为补充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屏障,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部分已被纳入自然保护地范围,哈尔滨保护生物多样性生存环境成效显著。

    截至目前,森林资源方面,哈市市属林业地面积10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46%。哈市有陆生野生动物约450余种,其中鸟类345种,兽类78种,爬行类16种,两栖类11种。丹顶鹤、白头鹤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7种;白枕鹤、鸳鸯、马鹿、熊类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26种,普通夜鹰、短刺猬等黑龙江省级保护动物40种。

    野生植物资源丰富,其中有红松、樟子松、胡桃楸等13种珍贵树木;山参、五味子、党参等名贵药用植物11种;野生食用植物有10余种,如蕨菜、刺嫩芽等。还有猴头蘑、木耳等大量食用菌。野生花卉130余种,具有经济价值的水生植物有7种。

    哈市湿地资源丰富,现有湿地总面积19.87万公顷,其中,河流湿地16.67万公顷,沼泽湿地0.9万公顷,人工湿地1.5万公顷,湖泊湿地0.8万公顷。2018年,哈市被国际湿地组织评为首届“国际湿地城市”,2020年2月哈东沿江湿地保护区指定为国际重要湿地,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湿地生物资源也十分丰富,其中种子植物63科、315属、848种,占黑龙江省种子植物的35%左右。底栖无脊椎动物57种,脊椎动物6纲、39目、105科、470种,其中包括珍稀濒危动物东方白鹳、中华秋沙鸭等珍稀鸟类。

    近年来,哈市多措并举,持续推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修复。

    其中,连续开展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工程,以及三北防护林工程等重大生态工程建设,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连续多年保持了稳定增长,森林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持续增加。

    不断完善野生动植物保护法律体系和管理制度,有效保护了陆地生态系统环境、珍稀植物群落和野生动物物种,为哈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恢复提供优良生态环境。

    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屏障。哈市自然保护地建设取得新进展,目前有各类自然保护地75处。其中,国家自然保护区2处,省级15处,总面积19.69万公顷;各类自然公园58处,总面积51.33万公顷。这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保护着哈市大部分濒危和珍稀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也保护了森林和湿地资源,在维护生态平衡、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扫码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2号,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 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黑网公安备 23010202010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