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族村里的特色民宿。黑龙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磊摄
□闫捍江 邱贺岩 黑龙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磊
“依阿呀!”
“可拓!可拓!”
古老的语言来自兴安密林,鄂伦春族人传习至今。
大兴安岭北坡,呼玛河下游的“十八站”,聚居着500多名鄂伦春族人,这里青山环绕,绿水蜿蜒。地名源于清光绪年间由墨尔根(嫩江)修至漠河胭脂沟金矿驿站中的第十八个驿站。
自1953年下山定居后,塔河县十八站鄂伦春民族乡鄂族村村民过上了安定的现代生活。“由于鄂伦春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现在使用本民族语言交流的鄂伦春人越来越少。”村民戈晓华话语中带着忧虑。
鄂伦春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郭宝林和妻子戈晓华,一位75岁,一位69岁,老两口在微信上创建了“民族文化交流群”,每天教24个单词,讲传统故事,大家用鄂伦春语交流。现在微信群的规模越来越大,还吸引了不少专门研究语言的学者和大学生。
“有些传统故事,我第一次听到,令人着迷。”村民戈丽红说。
两位老人还办起了家庭博物馆,里面陈列着吸引猎物用的“鹿哨”、古朴的皮衣、各式战利品、野兽皮毛制成的帽子……“希望更多的人了解鄂伦春族的文化。”戈晓华说。
“我们的学生基本上都能用鄂语进行日常交流。”鄂伦春民族中心校的80后教师戈月婷说。戈月婷是民族中心校走出去的鄂族大学生,毕业后返乡任教,她现在教鄂伦春语和制作传统的桦树皮画、民族剪纸。“在民族文化传承上,我会更加自动自觉,希望做得尽善尽美。”戈月婷说。
为了保护濒临失传的鄂伦春民族语言,塔河县委县政府先后投入221万元,建成了黑龙江鄂伦春族语言文化传承与保护学习系统,开设了鄂伦春族语言校本课程。“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作为文明的一部分,我们有责任去保护和传承。”塔河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高波说。
鳞次栉比的鄂族新村、鲜艳醒目的仿“撮罗子”民宿、极具特色的民族服装……千百年来靠狩猎为生的鄂伦春民族,与时代同行,守望并传承着独特的民族语言和文化。这朵民族之花,绽放在莽莽兴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