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公布,共有185个项目入选,黑龙江省有8个项目入选。至此,黑龙江省共有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42个。
黑龙江省此次入选的非遗项目包括:赫哲族“嫁令阔”(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饶河县);武家鼓吹乐棚(黑龙江省大庆市林甸县);赫哲族乌日贡大会(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同江市);满族说部(孙吴县满语故事,黑河市孙吴县);海伦剪纸(黑龙江省绥化市海伦市);满族刺绣(宁安满族刺绣,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宁安市);七台河刀剑锻制技艺(黑龙江省七台河市);瑷珲上元节 (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
赫哲族“嫁令阔”优美抒情的赫哲小调
赫哲族“嫁令阔”是赫哲族民歌中的一种。“嫁令阔”意即小调、小曲,流行于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和佳木斯市赫哲族地区。
“嫁令阔”曲调流畅优美,旋律自然抒情,大多即兴填词;曲式结构简单,有一至二个乐段,手法多用赋、比、兴,体现出少数民族民歌形象鲜明、人物生动、语言明快等基本特征,表达了赫哲族对大自然、对家乡的赞美和年轻男女之间爱情的倾诉。
孩子们演唱赫哲族“嫁令阔”《 爷爷的桦皮船》(图片由黑龙江省非遗保护中心提供)
由于赫哲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所以“嫁令阔”主要靠一代代民间艺人、演唱爱好者的口头流传。素材大多源于他们的祈渔、织网、捕鱼、食鱼等生活。音乐节奏简洁明快,有“歌在船头,唱在浪中”之意,曲调和节奏大都出于划船动作,具有渔家歌谣特点,既好听又上口,容易记忆和传唱。
武家鼓吹乐棚 老百姓的鼓乐班子
武家鼓吹乐棚,是以黑龙江省大庆市林甸县武家家族传承为主的民间班组,最初多为村民的红白喜事服务,后逐步发展到为各类大型庆典仪式活动助兴。这个将吹奏乐、打击乐及表演融为一体的民间鼓乐班底的核心人物是武家成,他祖居山东泰安,小时候逃荒来到东北,曾在吉林省农安县“上活”(喇叭活动)了一段时期,后定居于黑龙江省林甸县,将武家鼓乐班技艺一直延续至今。
传承人武诗博(中)领奏吹打乐《薪火鼓乐情》(图片由黑龙江省非遗保护中心提供)
武家鼓吹乐棚有别于其他的鼓吹乐棚,其曲牌优雅欢快,打击乐悦耳动听,民间曲牌有流传久远的“一棒苏”“水摸鱼”等代表性曲牌,古典的悲曲有“鸿雁落沙滩”“哭皇天”“悲糜子”等。这些民间曲牌感人肺腑,配之和谐的打击乐,颇受广大群众的欢迎。
第四代传承人武海军凭借多年祖传的民间乐器和曲牌,曾多次在省、市、县文艺汇演中获奖,并为各类艺术实践及演出作词、作曲、配器、指挥,是林甸一带很有名气的民间器乐传承指挥大师,多年来他为继承传统的民间艺术举办了多期培训班,并主持策划了上千场大型群众文艺汇演,使流传久远的民间艺术及曲牌得以较好地传承。
赫哲族乌日贡大会 呈现赫哲族渔猎生产生活面貌
“乌日贡”为赫哲语“喜庆吉日”或“吉祥欢乐”之意。乌日贡大会的产生有着长期的历史积淀。从渊源上追溯,乌日贡最初起源于赫哲人的“跳鹿神”活动,也称之为“温吉尼”,其目的主要是为了祈祷人丁兴旺、渔猎丰收。
20世纪80年代,“乌日贡”逐渐演变成为了以赫哲人传统渔猎文化为背景,涵盖民间文化、体育、娱乐的民族节日盛会。1986年6月28日,在黑龙江省同江市召开的首届赫哲族文体大会,就是乌日贡大会的雏形。1991年农历五月十五被确定为赫哲族乌日贡节,此时为保持生态平衡,三江停止捕捞,属于歇网期。从1997年始,赫哲族乌日贡大会每4年举办一届,由赫哲族聚居的同江市、饶河县、佳木斯郊区敖其镇轮流举办。
2011年街津口乌日贡大会神杖舞表演(图片由黑龙江省非遗保护中心提供)
乌日贡大会会期2-3天,内容颇具北方渔猎民族文化特色:点燃圣香、跳鹿神;说唱伊玛堪,演唱“嫁令阔”,表演其他传统音乐舞蹈;进行骑马、划船、射箭和叉草球等体育竞技比赛;展示交换鱼皮、桦皮等传统手工艺品;举行篝火歌舞晚会,品尝传统杀生鱼、烤鱼等民族风味佳肴。
乌日贡大会源于赫哲族渔猎生产生活,形成于传统渔猎文化濒临消失之际,最大程度呈现了赫哲族渔猎生产生活的物质和精神文化整体面貌,对于抢救、保护、发展、弘扬传统渔猎文化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孙吴县满语故事 展现满族五光十色的民俗现象
孙吴县满语故事,即满族说部的遗存故事之一。满语说部是指由满族民间艺人创作并传讲的、旨在反映历史上满族人民征战生活与情感世界的一种长篇散文体叙事文学,因其体式与汉族民间艺人的说书比较接近,每部书可独立讲述,故称“说部”。满语称“乌勒本”,汉意为传或传记之意。
满族说部靠口耳相传,主要在氏族内代代承袭。大多用满语说唱,清中叶后满语渐废,多半用汉语夹杂满语讲唱。满族说部由一个主要故事主线为轴,辅以数个或数十个枝节故事链为纬线,环环相扣,构成错综复杂、生动感人的长篇巨著。
何士环展示“满族说部”(图片由黑龙江省非遗保护中心提供)
黑龙江孙吴县沿江乡四季屯村的何世环老人,1942年嫁给四季屯的满族萨满关文元,她用满语讲述的《音姜萨满》(《尼山萨满》),俗称“神龛上的故事”,是由氏族的萨满讲述,并世代传承下来的萨满教神话和萨满祖师们的非凡神迹。此外,她还能用流利的满语讲述《天堂之路》《白云格格》《貉子和獾子》《骄傲的鲤鱼》等满族故事。
满族说部,是满族及其先民在一定历史时期、一定社会中的一种意识形态的反映,蕴藏着丰富凝重的社会历史内容,展现了满族及其先民等北方诸民族沿袭弥久的生产生活景观、五光十色的民俗现象、生动的萨满祭祀仪式,以及古时的天文地理、航海行舟、地动卜测、医药祛病、动植物繁衍知识等,特别是有关生产知识、操作技艺,往往通过故事中的口诀和韵语得以传承。
海伦剪纸 刚柔相济、粗中见细的黑土剪纸
海伦剪纸是黑龙江剪纸中最具地域性的代表作品之一,因清代皇家围场的人文历史环境而形成了刚柔相济、粗中见细的黑土剪纸文化。
19世纪末,剪纸艺术就已在海伦民间广为流传,主要采用剪刀剪、灯烟熏样的方式,剪出简单的花鸟、动物、人物图案来制作挂钱、窗花等,渐渐形成了粗犷豪放的北方剪纸艺术风格。
海伦剪纸在继承民间剪纸的掏剪、叠剪、对剪、镂剪和旋剪等传统手法上,辅以版画、工笔画及汉代画像砖与蓝印花布等艺术处理手段,具有题材民俗性、造型随意性和手法多样性等艺术特征。常用灯烟熏样后,用剪刀剪出黑花,再衬贴上鲜艳五彩纸、蜡光纸、金银箔等,色彩效果明快夺目,具有浓郁乡土气息。
海伦剪纸作品《连年有余》(图片由黑龙江省非遗保护中心提供)
海伦剪纸在传统纹饰应用上极具民族特色,在动物或其他物体上随意添加各种纹饰,常用的有云纹、雷纹、漩纹、涡纹,有的还运用画像砖、敦煌壁画和商周瓷器上的传统纹饰。花卉纹样表现形式不同,多用于人物服饰,如袖头的芙蓉、领口的梅花边、裙下摆的云字头等镂雕花边衣饰。
海伦剪纸画幅较大,风格古朴、浑厚、粗犷,刀锋稚拙而有力,细节处精细而细腻。其民族风情系列、京剧脸谱系列等均为中国剪纸艺术的佼佼者。
海伦剪纸历史悠久、享誉中外,成为黑龙江省知名地方文化品牌。1993年,海伦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剪纸之乡”。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傅作仁是黑龙江省剪纸艺术的领军人物,并被国家授予第一批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宁安满族刺绣 构图巧妙色彩艳丽的满绣
宁安满族刺绣是满族传统刺绣工艺之一,现今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展出的真孝公主壁画证实其始于渤海时期。其粗犷拙朴,造型夸张,构图巧妙,色彩艳丽,冷暖对比强烈,具有厚重的文化意蕴和鲜明的民族、民俗特色。
宁安满族刺绣多在日常用物上刺绣,如旗袍镶边、枕头花、幔帐、鞋花、童帽花、荷包花、坐垫等。因刺绣在满族家庭中的普及,绣品逐渐成为必备家庭陈设品和女子嫁妆。
满绣作品《送渤海王子归国》(图片由黑龙江省非遗保护中心提供)
宁安满族刺绣代表作品为枕头顶刺绣。满族人常用布枕头为长方形六面体,在两个堵头绣花纳朵加以装饰,形成五彩缤纷的枕头顶刺绣。其通常采用纳纱方法,即按设计好的方形图案,用五彩线在经过上浆处理、较挺括的纱布上针纳花,多以红、黄、蓝、白满族八旗颜色为基调,构图典雅,色彩艳丽和谐,颇具满族民间文化特色。
绣品题材包括山水、花鸟、草虫、走兽、人物、文字等,绣法有缎绣、布绣、纳纱、编纱、割绣、十字绣、包绣、补绣等,针法有平针、倒针、长针、错针、网针、缉锁,以及纳丝、盘金、铺绒、刮绒、挑花等,纹样多为蕴涵吉祥如意含义、表达美好愿望的福禄、喜寿、富贵、八宝、吉祥等。
七台河刀剑锻制技艺 锻打研磨刚柔相济
七台河刀剑锻制技艺采用传统“龙泉宝剑”锻造技术,主要使用3种原材料——高碳钢、低碳钢、毛铁,折叠断档之后刀剑表面形成自然花纹,使刀剑更加锋利更加柔韧。该技艺传人在挖掘、吸收中国传统刀剑锻制技艺基础上,恢复、整理出一套完整、独特的锻制技艺。
传承人在煅烧剑坯(图片由黑龙江省非遗保护中心提供)
此技艺包括“锻打”“淬火和覆土烧刃”“研磨”3个工艺流程。反复折叠锻打能使金属内部碳、锰、锌等微量元素含量和分布更均匀合理,从而使刀剑刚柔相济。“淬火和覆土烧刃”流程中,淬火指用东北特有柞木炭将剑身加热,待达到一定温度时迅速取出插入水或雪中,因温度瞬间骤降,金属内部组织结构变化,使剑身硬度增强。有些剑身则采用覆土烧刃,即用当地特有矿泥涂抹剑刃,加热后去掉矿泥,如此使剑身保留原有韧性,而刃部变得坚硬无比。“研磨”采用当地特有磨石,经研磨的刀剑泛着青光与寒意,极具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现已形成长、短多个品种系列。
瑷珲“上元节” 瑷珲少数民族的重大节日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瑷珲则称为“上元节”。
瑷珲“上元节”是瑷珲区域内满族及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等民族的重大节日,自清初至今已有三百余年历史。它是瑷珲各少数民族春节活动的延续,又是春节活动的最后高潮,既有与其他地区、其他民族相同之处,也有与其他地区和民族的不同之处。
2019年瑷珲上元节(图片由黑龙江省非遗保护中心提供)
“上元节”主要活动有“立灯官”“布阵容”“闹秧歌”“抹花迷”“卖病”等。在这一天,表演人员身着民族服装,手持大小各异、形状不同的五谷、果蔬、动物形状灯具,家家户户均参与,不但体现出对它的重视,而且做出的灯还代表着各家庭的手工艺水平,能充分展示出家庭文化的水准。活动当天由灯官统一指挥,锣鼓喧天,唢呐齐鸣,气氛喜庆,热闹非凡。
在清代,瑷珲是黑龙江流域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瑷珲“上元节”充分体现了民族文化的多元性和地域特色。瑷珲“上元节”是流传于瑷珲区域的传统文化,保护和利用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对于传承和弘扬北方民族多元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记者 董云平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