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智慧农业农机中心。
近年来,佳木斯市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高起点推进农业现代化与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坚持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设计,以人民为中心,追求美好生活,不断提升佳木斯城市发展活力,城市建设管理步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坚定不移走好“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之路,产业发展不断攀新,激发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强劲动力。
沃野田畴绘新景
全力建设全国现代农业发展样板区
富锦粮库。
益海粮油全景。
鸿展玉米烘干设备。
□吴双 本报记者 刘大泳
初夏时节,华夏东极万物葱茏,黑土地上的春耕序曲依然激荡。
在佳木斯市汤原县振兴乡,“北斗导航无人驾驶”插秧亮相平原村高标准农田示范区。
“我们只需要在插秧前提前设置规划好工作路径,插秧机就可以实现无人驾驶,在田间自主完成插秧作业。无人驾驶不只减少了一半的人工成本,日作业面积可达50亩,整体播种进度相对往年提升20%,而且插秧的行距、深度更加精准,最大限度地保证了秧苗后期的存活率。”汤原县振兴乡鑫民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社员孙连启说。
新技术的应用,有力提升了耕作单位面积的种植效益。近年来,佳木斯“藏粮于技,藏粮于地”的底色愈发厚重,累累硕果集聚芬芳,丰收的图景斑斓万千。
全市辖区面积3.27万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3264.46万亩,占整个三江平原面积近50%,全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常年保持在250亿斤左右,商品率达到90%以上。2022年佳木斯粮食总产量226.4亿斤,收获了自2004年以来的“十九连丰”。
丰收来之不易,佳木斯“十九连丰”不仅将“中国饭碗”端得更牢,更增强了佳木斯建设全国现代农业发展样板区的信心和底气。
在资源优势的助攻下,佳木斯市高起点推进农业现代化与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以“农高区”作为佳木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引擎,以“数字经济、生物经济、创意设计”等新经济激发农业现代化新动能,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提升农产品综合加工转化能力,着力培育千亿级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作为黑龙江省农业产业化龙头加工企业,益海(佳木斯)粮油工业有限公司探索确立了订单农业、精深加工、产品名牌化、副产品综合利用、高科技产品研发的水稻综合加工产业模式,不但有效提升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也极大提升了稻米产品的附加价值,为绿色、创新发展战略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帮助和推动下,实现销量和产值的双提升。今年第一季度产值达2.3亿元,同比增加13%。”益海(佳木斯)粮油工业有限公司人事行政部经理王锟告诉记者。
黑龙江鸿展生物能源有限公司丰富了佳木斯深挖“两头两尾”的“玉米树”,位于桦南县的这个公司年加工玉米120万吨以上,完全能覆盖桦南县的玉米产量,对实现玉米原粮就地向工业品转化,实现“农头工尾”、提高工业增加值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30万吨/年燃料乙醇项目年物流运输量总吨数超过200万吨,围绕上游供应链和物流运输服务,派生出众多的创业机会。围绕酒精全品类产品和DDGS高蛋白单一饲料产品,吸引下游医药中间体、化工中间体和饲料加工企业落户桦南经济开发区,进一步延链、强链、补链,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今年,黑龙江鸿展生物能源有限公司将利用现有的基础条件,拟投资4亿元新建3万吨玉米胚芽项目,建设玉米脱胚车间、玉米榨油车间、玉米浸油车间及配套的公用工程,设计年加工玉米120万吨,年产油3万吨,该项目可进一步提高玉米产品的附加值。
目前,全市粮食加工转化率为48%,现有水稻加工企业218户,年可加工能力1534.3万吨;玉米加工企业20户,年可加工能力368.5万吨;大豆加工企业19户,年设计加工能力136.2万吨。狠抓粮食生产,强化产业带动,现代农业发展样板区建设打开新局面。
秀美宜居幸福城
灯火通明的松花江畔。
西林路老夜市焕发新气象。
松花江畔美如画。
□吴双 本报记者 刘大泳
六月的佳木斯,江风徐徐,垂柳依依。
傍晚,华灯初上,沿江公园内的市民们或舞蹈歌唱、或散步谈心,尽情享受初夏的惬意。
一公里外的西林路老夜市,人来人往,烟火气息渐渐升腾。麻辣串、章鱼小丸子、烤生蚝、涮毛肚…… “深夜食堂”让人们卸下一天的疲惫,在美食中追寻真实的快乐。
一幅幅热闹的场景,是佳木斯人幸福生活的缩影,也是近在咫尺的“诗和远方”。
近年来,佳木斯城市建设管理步入了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我市始终围绕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布局,在新的国土空间规划中坚持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设计,以人民为中心,追求美好生活,不断提升佳木斯城市发展活力。”佳木斯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于寿宏介绍,一座“江在城中、城在绿中、路在林中、楼在花园中、人在景观中”的宜居宜业现代化中心城市正悄然崛起。
这两年,佳木斯市持续开展城市水系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工作,坚持“引江水入城”。英格吐河已率先注入松花江水,水鸟和鱼都多了起来,王三五河是贯穿老城区的内河,“引江水入城”后,王三五河的河道终于重新流动起来。
河道治理了,绿植丰富了,栈道铺设了,浅水洼里偶尔还能看见青蛙蹦来蹦去,这让在这附近居住了几十年的刘承发激动不已:“咱这居住的环境变好了,以后也肯定会越来越好,谁来接我我也不走了。”
在松花江水扮靓城市颜值的同时,佳木斯市还不断完善居住区配套服务设施,打造15分钟宜居生活圈。在新居住区配置幼儿园、小学、初中等教育资源以及社区、养老、医疗等服务设施,绿地率普遍提高了5个百分点,推动部分居住区进行品质化提升,让居民乐享新家园。
城市发展,交通先行。不断改善交通运输条件,谋的是全局,惠的是民生。
佳木斯市以交通圈拓展都市圈、带动经济圈,依托哈佳、牡佳、佳鹤快速铁路,构建以全市为中心的省东部城市群1小时经济圈。目前,正在加快推进东郊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建成后,年旅客吞吐能力将达到300万人次,与建三江湿地机场和抚远东极国际机场共同支撑起省东部地区航空交通枢纽地位。公铁物流园项目占地120公顷,目前铁路部分已建成投用;省交投投资建设的佳木斯国际物流港项目占地约60公顷,一期工程也已初步建成。谋划建设南部路网,拓宽改造松桦街和向西延伸双合路等,拉开城市骨架。
交通基础设施和大型物流园区是辐射周边区域和支撑对外开放的重要动力源之一,完善区域中心功能亦不可或缺。
全力推进“区域教育中心”“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在学校空间拓展方面将敬享园搬迁后的土地、东方市政集团搬迁后土地用于支持“佳木斯大学医学中区”建设。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中心项目已经开工建设。编制完成佳大一附院东西院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修建性详细规划,为其综合解决交通拥堵、空间布局优化和停车难等问题,助力市校融合发展。此外,佳木斯市郊区中医院项目也即将完工,进一步增强了医疗服务能力和辐射能力,为打造省域医疗副中心提供支撑。
城市建设全面发展,才能留住人才,也就留住了未来。近几年,佳木斯市全力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用真情留住了人才。在《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若干政策的意见》等现行政策基础上,又出台了《佳木斯市“三江英才”专享政策》,建设高品质人才社区,在人才评优、编制、子女入学、配偶工作、创业待遇等各方面,考虑得事无巨细,详尽周到,使人才能够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全身心投入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建设中。
在城市发展大踏步前进的当下,如何让人们生活更美好,佳木斯有自己的答案。
笃行不怠日争新
全力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
佳电股份机座数字化(智能)示范车间马力全开忙生产。
□孙婧 本报记者 刘大泳
夏日的东极大地,在一场场细雨的滋润下,稻田里的禾苗茁壮生长着,放眼东极之城,处处孕育着生机勃勃的希望。
恰似这饱含着希望的季节,佳木斯正因产业集聚而发展,充满着活力与能量。
近年来,佳木斯市聚焦构建“4567”现代产业体系部署,全力以赴抓招商、上项目,多措并举兴产业、育集群,加快实施“千百十”产业量级提升工程,坚定不移走好“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之路,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激发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动力。
今年,佳木斯市大力实施重大项目攻坚行动,目前,已储备升级重点项目66项,总投资33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21亿元,分别是去年的1.8倍、1.9倍、2.2倍。
作为我国“一五”“二五”时期重点布局建设的老工业基地,佳木斯市工业基础雄厚,同时,拥有300万亩肥沃的黑土地,以及交通接驳南北、口岸“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
立足优势,升级“老产业”激活“新动能”。在哈尔滨电气集团佳木斯电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佳电股份)厂区内,“黑龙江省数字化(智能)示范车间”的金色牌匾耀眼醒目。走进生产车间,在“创新是发展的动力源泉”的标语下,生产线马力全开,机械手快速舞动。佳电股份拥有着80余年的发展历史,是我国第一家特种电机制造企业,是全国特种电机的龙头企业,近两年来,销售收入不断攀升,产业发展不断升级。
“佳电股份在科技创新、工艺提升、自动化、数字化等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不断加快产品更新换代速度,提高产品技术含量,打造了一大批新一代的高效、绿色、节能产品,得到了市场的认可。”佳电股份副总经理潘波说。
佳电股份是佳木斯市强化产业升级的缩影。
在桦南县,黑龙江鸿展生物能源有限公司30万吨玉米燃料乙醇项目车间内,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玉米经过粉碎、糖化、发酵、蒸馏等工序后“摇身一变”成为燃料乙醇。
产业的发展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支撑。佳木斯市坚持把发展基点放在产业振兴上,推动电机、农机等传统产业“老树发新枝”,培育新能源装备、精细化工、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延链成群,加力政策赋能、数字赋能、平台赋能,促进优势主导产业重塑再造和提质增效。
中车风机主机和塔筒项目施工火热进行中;主氦风机成套产业化项目进入紧张的收尾阶段;亚士创能建筑材料供应链产业园项目现场轰鸣声不断;“米世界”田园综合体推动乡村产业升级、促进乡村振兴……一处处开工建设的现场涌动着发展浪潮,见证着城市“拔节”生长的蓬勃力量。
一个个大项目开工建设、一处处新产业完成布局,这是佳木斯市加强全要素保障、提供优质配套服务、营造更优营商环境的生动证明。
产业发展不断攀新,成为创新链、产业链、服务链,佳木斯市将持续向“高”而进,将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动力、城市魅力集中呈现在更加美好的明天。
图片均由佳木斯市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