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农田丰收。
逊克口岸。
黎明滩草原。
半砬山晨雾。
逊克大平台雾凇。
农业机械化。
逊克全景图。
□张善弘 本报记者 邵晶岩
近年来,逊克县以“一城五区”发展战略统揽现代化建设全局,坚持“讲政治、抓发展、惠民生、保安全”,锚定建设中国北疆富饶美丽、生态文明县的奋斗目标,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走出一条把握时代大势、符合逊克实际、体现地方特色、服务国家和省市全局的现代化之路,打造祖国北陲“兴业富民”的新家园。
凝聚合力汇聚人才
营造干事创业氛围,广泛凝聚合力,打造人才汇聚的厚土。逊克县紧紧围绕“人才强县”战略,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工作理念,扎实做好“引才、育才、用才、留才”四篇文章,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拿出“硬政策”,打造聚才“磁场”。从事业发展需要出发,聚焦产业急需、事关群众重大利益的领军人才,实施“百万年薪”重金引才。自主创新“千里牵逊”“归巢计划”等引才工程,连续五年引才数量持续上升,引进各类人才3366名。
聚焦产业发展,厚植育才“土壤”。与中央民族大学、东北农业大学等12所全国高校建立合作关系,五年来开展人才培养15期900余人次,承接高校大学生实习实训311人,开展科技项目合作36项,技术成果转化21项;依托逊克国家级中俄农业科技园区,吸纳省农科院等专家32人,助力产业振兴升级。
搭建良性平台,开辟用才“新路”。积极组织农业、林业、畜牧水产等领域专家及科技专家服务团、科技特派员百余人深入全县9个镇、38个重点帮扶村开展农业生产指导、农技咨询服务等惠农活动,五年来,已开展活动百余次,发放各类技术资料1.35万份,解决生产技术问题84个、群众疑难问题524个。
落实激励机制,涵养留才“生态”。持续开展拔尖人才、劳模工匠等人才评选,搭建成长平台,增强人才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五年来共表彰各类优秀人才231名,积极向上推荐并获得国家部委、省、市级表彰65人。落实“人才安居”计划,建设人才公寓177套。做优做实党员领导干部联系专家人才制度,累计走访220余次,解决问题65个。
竭尽全力建设项目
推动质量效益转化,实现产业强县,孕育项目建设的热土。逊克县发挥口岸城市政策赋能,突出特色产业振兴,放眼长远谋项目,竭尽全力争项目,争分夺秒建项目,因地制宜发展壮大主导产业,持续强化产业链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强力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聚焦资源禀赋,在产业建设上深耕挖潜。充分发挥“生态、矿产、口岸”三大优势,以“五个主导产业”为支撑,精准有效组织开展招商对接活动,积极引进一批产业带动作用大、关联度高、辐射能力强的优势项目,两年来完成签约项目16个、落地7个。突出矿产产业优势,以世界500强企业北京建龙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为“龙头”引领,落地翠宏山铁多金属矿生态产业园、提铁降锌、智慧矿山等项目,总投资35亿元;依托丰富清洁能源,引进世界500强企业中国电建集团重庆工程有限公司,落地总投资17.2亿元的宝山乡重电200MW风电平价上网项目。立足口岸区位优势,扩大对外合作,积极对接轩辕集团、力锐集团等外贸进出口企业,在跨境索道管廊运输、外贸进出口加工区等项目上加速落地;依托优质的绿色生态资源,积极对接首农集团、新农利和集团、中青旅等大型国企,在特色农林产品加工、水产品养殖加工、生态肉牛标准化养殖加工、文旅康养等项目上推动合作。
聚焦要素保障,在服务企业上提质增效。制定《逊克县产业链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方案》、《逊克县招商引资绩效专项考核办法》,开展招商引资“攻坚年”、“招商之冬”等重点活动,“走出去、请进来”、“上门谈、电话约”、“线上+线下”相结合,紧抓“哈洽会”、“全国中小企业龙江行”、“龙粤对口合作”等重大招商活动契机,紧盯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挖掘项目线索,积极对接,谋求合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建立政务服务快速通道,优化审批流程,变“群众来回跑”为“部门协同办”,将“保姆式服务”、“一站式服务”落实到底,做实做细领导干部包联服务企业工作,坚持“六必访”,构建新型亲清政商关系,让企业办事更省心、放心,用一流营商环境助推高质量发展。
调优发展结构,在项目建设上精准发力。用好乡村振兴衔接资金、民族发展金,健全农村道路、供水、能源、通讯、物流等公共基础设施,实施乡村振兴项目41个。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继续实施美丽宜居村庄“593”工程,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4+2”重点任务,建设省级龙江民居试点村1个、美丽宜居村庄9个,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污水治理率分别达到70%、46%以上。用好用足黑河“极境寒养”、逊克“北纬49”等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深化“一乡一业”建设,做好“土特产”文章,支持发展设施农业、庭院经济。对标农垦标准化种植面积保持只增不减带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力争启动农村社会化服务中心项目,农业生产托管面积达到40万亩以上。引导企业入驻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实现全产业链可追溯,保证“舌尖上的安全”。
精准定位发展经济
打造特色经济模式,发挥主导作用,厚植经济发展的沃土。为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逊克县围绕特色农林产品精品化加工,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坚持抓大不放小,形成大小项目互为补充的特色经济模式。
推动产业振兴,优化特色发展格局。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乡村休闲旅游、农村电商”三大乡村产业,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辐射带动周边村屯发展庭院经济,全力推进“菜园革命”覆盖式发展,带动农户增收100万元。加快东安金矿外围探矿权“探转采”速度,实现矿山生产平稳接续;完成翠宏山铁多金属矿地下隐患治理并全面复工复产,加快翠中、翠巍铁矿等资源整合,建设生态产业园区,打造有色金属产业基地。全力推动茅宝沟铁铂矿在安全前提下复工复产,加快释放矿产资源优势。加快打造“集疏运”体系,统筹谋划“两港”建设。精准定位、功能互补。引进更多大型外贸加工企业落户逊克,加快把边民互市贸易加工试点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实效。
加大引领助推,凸显转型发展质效。聚焦制度创新,扎实推进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积极承接中央、省市各项改革任务,主动争取改革试点,聚焦经济、金融、科教、文化、农村、民生等重点改革任务。扎实推进商业建设行动试点县项目建设,引进培育文化、娱乐、餐饮、批零、住宿等市场主体,实施“数商兴农”“快递进村”“农产品人超上线”“汽车、家电下乡”等工程,充分挖掘县乡消费潜力,促进县域商业高质量发展。立足生态立县,积极发展全域旅游、特色旅游、民俗旅游、红色游,打造一批网红打卡地,举办开江节、赏花节、红玛瑙艺术节、大平台雾凇冰雪节、鄂伦春族下山定居70周年庆典等节庆活动。
拓宽增收渠道,激发乡村发展活力。获批2022年全国大豆绿色高质高效行动示范县,创建大豆高质高效示范田4万亩,落实大垄密植技术模式种植面积10万亩,建设菜园革命示范村68个。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3处(省级2处、县级1处)4300亩,农作物优良品种示范展示区750亩,主推技术示范展示3300亩,肥料利用率试验区50亩,农作物新品种试验200亩,试验品种58个。鼓励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企业开展绿色有机认证和地理标志注册,全县绿色食品认证面积达到47万亩,认证绿标企业13个。积极发展林下食品北药开发等生物农业,完成红松套种林药及林菜基地等项目建设。建设坪台雾凇小镇,打造冬季冰雪体验乐园,开发特色民宿、雪地娱乐等旅游产品,努力将“冷资源”变为“热产业”。构建推动玛瑙产业全方位发展战略框架,建设玛瑙宝玉石文化产业园,打造“创意+玛瑙”产业链。
文旅融合增进福祉
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增进民生福祉,绘就人文生态的乡土。逊克县凭借好生态、高定位塑造全域旅游品牌,在积极践行“两山”理论中,注重构建文化旅游格局,深度推进农旅融合,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全域旅游“逊克样板”。
突出文旅融合,文化交流不断深入。建成1000余平方米的中俄油画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展出俄罗斯油画200余幅,定期开设俄罗斯画家油画讲座、写生和沙龙等活动,将文艺创作与文化创意有机融合,打造向北开放的文化前沿和旅游新高地。实施鄂伦春民族风情特色旅游产业开发、综合文化中心二期、东山湖旅游综合体、黎明湾界江草原停车场等项目建设,编辑出版鄂伦春族下山定居70周年纪念专辑《毕拉尔路库尔滨千——鄂伦春人》,2022年接待游客78.8万人次,旅游收入5.12亿元,同比均增长13.5%。
守牢生态安全,构筑经济发展支撑。深化“五水共治”碧水行动。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田长制,完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发现处理、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抓好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等重点区域生态保护与修复。开展新一轮绿化造林行动,全面推进国土空间生态综合整治,严格按照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治理方案,扎实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推进低碳发展,环保项目扎实推进。抓好重点领域节能减排,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清洁高效能源,加快制定县域能源建设总体规划。逊克县宝山乡重电200MW风电平价上网项目已完成市、省、国家均入统审核工作,项目正式入统,环评、水保等报告已编制完成并已完成批复。逊克县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目前已完成预制水泥墩26000余个,已完成集电线路设计,线路总长395.69公里,预计近期实现第一批并网发电,加快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
本版图片均由逊克县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