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全国两会即将于3月初在京召开。今日起,“奋发奋进 共襄伟业”专栏将带您回顾五年以来及过去一年来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履职情况和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2023年议案、提案准备情况,展现新时代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履职为民风采。
天黑透了,刘海玲才顶着寒风回到家,匆匆吃口饭,便开始整理一天的民情记录。“全国两会马上就要召开了,我得抓紧时间完善一下建议。”刘海玲是全国人大代表、富裕县吉犇牧场的场长。
刘海玲(左)在村民段金侠家调研土地托管收益情况
过去的一年,刘海玲走进工厂车间、深入基层社区、来到田间地头,实地走访调研,了解群众诉求。刘海玲有个习惯,每天都会记录工作笔记,她随身携带着一个约2厘米厚的笔记本,随时把桩桩件件的百姓期盼记录下来,这样的笔记本,刘海玲在2022年写了8本。“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及时梳理汇总群众的揪心事、烦心事、操心事,为群众发声,不辜负乡亲们的信任和期望。”刘海玲坚定地说。
多年前,刘海玲抓住了县里大力扶持奶牛业发展的有利契机,先是建起了奶站,并自己借款为两个村100多户奶农提供购牛资金,保证奶资按时发放。2011年,她当选村干部后,带领村民整治村容村貌,建广场、修路面,村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3年,又投资办起集约型牧场,带动147户奶农发展养殖走上致富道路。
目前,我们国家农村劳动力老龄化比较严重,“谁来种地、怎样种地”成为当前我国农村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刘海玲也将其作为今年全国两会上的建议。
刘海玲在走访调研中了解到,随着我国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深入推进,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离村进城,转移到二、三产业,许多村七成以上男性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现象十分明显。虽然现在有土地托管模式,但还在不断完善过程中,很多农民选择土地托管的意愿并不强烈。
“保姆式、订单式、兜底式”的土地综合托管可以为农业生产的一系列活动提供专业化保障,投入成本更低,生产效益更高,使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找到更多就业门路实现增收。刘海玲从调研大型现代化农业服务企业中得到启示,下定决心要致力于推广、完善土地托管模式,建议要提高行业门槛,对相关经营主体的服务资质进行严格的审核,加强托管服务的标准化管理。同时,要有效引入金融保险工具来应对种地、卖粮过程中的风险,保障农民收入,进一步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李明泽 记者 孙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