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哈尔滨市阿城区新华镇,有间古朴清雅的院落。小院中心偏东是一座容积5.5立方米的柴窑,老榆木上刻着隶书“上京窑”。窑炉旁整齐地码着松木,烟囱的顶端,安放着一座金源文化中象征祈福的雕塑,庄重的仪式感,让人心生敬畏。
王仁亮
从这里浴火而生的“一金一冰”,是大自然给予寒地的特殊馈赠,它们风格古朴,器形自然,久看不厌。今年42岁的上京窑窑主王仁亮,便是这上京金瓷和上京冰瓷的创造者。他将黑龙江的高岭土与寒地柴窑相结合,以松木为燃料,烧制出了黑龙江特色高温瓷。其作品不施釉采用裸烧的方式烧成,呈现出罕见的金色和冰色质地,地域特色极为鲜明。据悉,2015年至今,上京窑已经烧制完成54窑,数千件优质的龙江瓷器,被国内外大批陶瓷爱好者珍藏。
填补空白:自主研发建设寒地柴窑 烧成温度达1320℃
王仁亮是“80后”,现为哈师大美术学院雕塑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十年前,他在进行柴烧理论研究时,有了烧本地瓷的想法。
王仁亮
相比现代化的电窑、气窑和煤窑,柴窑十分稀缺,行业内有句话叫“非大师,不柴烧”,可见柴烧的艰难和艺术价值之高。柴烧成本高、成品率低,烧出来的坯体颜色更加含蓄、温润。有人曾把柴烧比作陶瓷业的一注镇静剂,它让浮躁的世风复归平静,让陶瓷真正回归本源。
金瓷窑主杯
要想烧出本地瓷,首先得建本地窑。“寒地烧窑会出现冻胀,因此无法照搬南方的窑炉,必须在保温蓄能、结构等方面做出改进。”2015年,王仁亮带领团队,花2年时间、在历经多次改造后,终于自主研发建设了第一座寒地柴窑,烧成温度达1320℃,填补了本土高温柴窑领域的空白。此后四年间,他又相继建设了两座寒地柴窑,正在使用的3号窑,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寒地倒焰节能型柴窑,最多可容纳3000件器物。
冰瓷窑主杯
冰瓷横把壶
除了柴窑,黑龙江还有两样“宝贝”。一是储量丰富的陶瓷原料,我省高岭土矿藏量居全国首位,这种砂质高岭土需要反复淘洗和调配,王仁亮为此试验了2年;二是有充足的松柴供应,木材厂淘汰的兴安落叶松木料,堪称绝佳的烧窑燃料。这些看似普通的“废柴”在燃烧过程中挥发出松脂,伴着舞动的窑火,以另一种方式在泥胎上“重获新生”。
金瓷雕塑《盛世颂》
“霞光”火痕
佳作问世:“一金一冰”皆为天成 上京金瓷入编《中华茶器具通鉴》
2016年元旦,王仁亮烧制出了第一窑“黑龙江特色高温瓷”,打开窑门,灿若金秋的色彩,让他兴奋得整夜睡不着觉。
德化白瓷、建阳黑瓷、龙泉青瓷……上京金瓷,区别于传统瓷器青、白、黑、红、花色系,金色系实属罕见。这金色质地不是上釉得来的,而是一方土木的绝美配合。本地高岭土的铁含量较高,用王仁亮的话说,“烧白瓷白度不够,烧金瓷颜色正好”。瓷器烧成后表面的釉质层来自于自然窑变,是松木燃烧后的木灰与泥坯中的矿物质成分,在窑内1320℃高温中融合变化而成,色彩变化自然丰富。柴窑“入窑一色,出窑万彩”,每件器物自然天成、独一无二,上京金瓷的颜色在黄与橘红色之间变化,精品接近于金色,散发着妙手天成的雅趣。
《中华茶器具通鉴》
“上京金瓷的‘金’,一方面指的是金色瓷器,另一方面指的是金源文化,是对龙江陶瓷历史文化的传承。”王仁亮介绍道,其实除了金瓷,上京冰瓷也很有地域特色。冰瓷的“冰”同样有着双重寓意,既指自然窑变形成的冰色釉,也象征着龙江的冰雪文化。
这“一金一冰”,同出一窑,皆仰赖天工。即便是柴烧经验丰富的王仁亮,也很难精准预判哪儿能出金,哪儿能出冰,只能安心领受自然的馈赠。尤为难得的是,每次烧窑前,他都是亲手制作泥坯,一做就是半年。
“3号窑一次能烧3000件,根据品相,可将瓷器分为普品、精品、极品和典藏品。极品率通常是3%。”王仁亮说。
短短几年,上京窑的佳作,便得了官方认可和名家力荐。2019年,由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组织编撰的、有史以来第一部大型茶器具工具书《中华茶器具通鉴》出版,其中《古今名家名器卷》介绍了王仁亮和上京金瓷,这也是省内唯一入编的陶瓷艺术品。
《中华茶器具通鉴》
冰釉冰裂纹
名家力荐:有品牌、有创新、有品位 “对本土陶瓷开发和创新极有意义”
“黑龙江有得天独厚的资源,既有优质的高岭土又有松木燃料,唯有陶瓷人才稀缺。”在此之前,我国工艺美术名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杨永善没想到,“王仁亮,一个搞雕塑的,最后会脱颖而出”。
近些年,在全国大型陶瓷展览上几乎没有龙江陶瓷的身影,这位年过八旬的哈尔滨籍专家,为此忧心忡忡,深感遗憾。第一次见到王仁亮的金瓷作品时,杨永善教授眼前一亮,极为高兴,“陶瓷的美不只是造型和装饰,好的材质本身就是一种美。上京金瓷不是调色盘里挤出来的颜色,而是自然孕育出复合色彩,这很难得”。杨教授去过三次上京窑,曾亲手往窑炉里投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杨教授对王仁亮的评价颇高,“他有胆量有气魄,拿出来的东西有格调”,并直言“看到了龙江陶瓷的希望”。
陶塑《我的天使》
“搞陶瓷哪有不失败的,这行太苦了,但王仁亮勇于尝试。”杨永善教授说,他很佩服这个年轻人的勇气和毅力,尤其欣赏王仁亮做的金瓷茶杯,它是根据金代六耳铁锅的造型创新研发出来的。
“王仁亮的作品古朴高雅,上京窑有品牌、有创新、有品位。”黑龙江省美协主席、哈师大美术学院院长赵云龙,对上京窑也是十分推崇,在他看来,上京窑对本土陶瓷文化的开发和创新极有意义,是艺术进入市场、贴近百姓非常好的“嫁接点”!这也就不难解释,上京窑的作品为何会被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陶瓷爱好者所青睐,并争相收藏。北京一家金融公司,曾专门为他们的大客户定制过80套金瓷茶具。
福禄茶具
古陶提梁壶
这份古朴独特、浑然天成的美感,同样吸引了崇尚“少即是多”的国外名家。王仁亮的好友王浩睿,2019年赴英国皇家艺术学院读研。他把上京金瓷带到了英国,其中一套金瓷咖啡杯被该校教授麦克·罗收藏,并赞其“很好看”。这位名教授在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执教40年,堪称当代银器史上划时代的人物。
“麦克·罗教授的审美眼光相当独特,很多欧洲首饰大师和银匠大师都是他的学生。”王浩睿补充道。
产业畅想:“换道超车”创造柴烧全新品类 拓展新型冰火旅游产业
醉心于本土陶瓷研发的王仁亮,绝不是枯守柴窑的木讷匠人,他在不断精进技艺,也在“等风来”。前不久,黑龙江晒出四张全新的“十四五”产业蓝图里,包括创意设计产业,并出台了《黑龙江省创意设计产业发展专项规划(2022—2030年)》,在实施“创意设计+”战略,赋能实体经济发展的十个重点领域中包含陶瓷。这一利好消息,无疑坚定了王仁亮乘风而上的信心,也让他对未来有了更多畅想。
“我想继续深度挖掘金源文化、冰雪文化等龙江特色文化,深化金瓷、冰瓷器型品类的创新研发,创造更多造型设计新颖、独具特色的陶瓷器物种类。”王仁亮说,接下来,他准备积极参加国内外大型文化展会、比赛和交流活动,并建设完善网络推广销售平台与代理、经销机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推广、销售方式,不断扩大龙江陶瓷文化的影响力,取得更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王仁亮
王仁亮还有一个“世界级”的远大目标,就是结合黑龙江高岭土、玛瑙等优质资源,研发建设世界最高温柴窑与最高温柴烧瓷。建立1650℃的世界最高柴烧标准,将该领域的世界纪录拿回黑龙江,创造柴烧领域中的全新高端品类和超高端定位。这也意味着,他想通过“换道超车”,来扩大龙江陶瓷在世界陶瓷领域的影响力。
如何将寒地柴窑与冰雪旅游结合?这也是王仁亮最近在思考的问题。冬季烧窑时,冰天雪地中舞动的窑火和壮美的景致,给他提供了灵感。“可以围绕黑龙江冰雪文化、超高温柴烧与上京冰瓷品类,扩展创造包含陶瓷DIY体验、特色陶瓷民宿、陶瓷定制、观赏等项目的冰火旅游与旅游纪念品一条龙的新型冰火旅游产业,打造地域特色文旅新亮点。”王仁亮说。冬季到黑龙江冰雪旅游的游客,在赏冰玩雪后,带不走龙江冰雪,却可以带走龙江冰瓷。
另外,他还打算结合本地特色,研发秸秆柴窑。以秸秆为燃料,将秸秆变废为宝,降低燃料成本,既能完善上京窑中低端柴烧瓷器品类,也可为秸秆消纳打开一条高附加值的通道。王仁亮解释道,可以在乡村建设秸秆窑,结合地区的高岭土陶土资源、农闲期的人力资源、丰富的秸秆资源,形成特色陶瓷艺术、特色民宿、冰火体验为一体的特色陶瓷乡村文化产业。还能利用窑炉烧制时的余热,带动周边农户的集中供热。“建设节能减排、控制污染、增产增收、提高农民产品附加值、产销一体化的高品质、可持续发展的特色文化旅游乡村,在‘双碳’目标下以特色陶瓷文旅新方式推动乡村振兴。”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记者 周际娜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