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关注
  • 国际国内
  • 龙江新闻
  • 民生关注
  • 经济农业
  • 文化旅游
  • 教育体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声音
  • 法治在线
  • 数字报刊
  • 한국어
  • Pусский
  • 黑龙江新闻网 >> 经济农业
    延链补链强链助稻米“72变”

    首届中国(黑龙江)国际绿色食品和全国大豆产业博览会(下简称博览会)上,有很多稻米制品,可我们早已看不出稻米模样,比如稻米月饼、蛋糕、慕斯……近年来,随着我省加工技术、数字化设备的迭代升级,水稻加工产业从传统的初级加工逐步向精深加工转型发展,大米不局限于只做主食,而是通过全产业链“谋篇布局”,不断延链、补链、强链,在深加工领域规模持续扩大、层次稳步跃升、竞争力不断增强。

    大米食品

    记者从省粮储局获悉,截至2022年,全省入统水稻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超过960亿斤,居全国第1位,加工产能与全省水稻总产量比为1.7:1;年加工消耗原料超过430亿斤。

    延链:既有“粮头食尾”也有“农头工尾”

    “您喝的是乔府大院倾情打造的五常大米汁饮品,温热的冲调方式激发了稻米的芬芳醇厚,产品萃取大米精华,富含丰富的维生素B族、维生素E和氨基酸等营养成分,不含食品添加剂。”乔府大院展区的工作人员向来宾介绍。

    自热米饭受欢迎

    记者发现,在本届博览会上,像稻米汁一样,延伸水稻产业链条的深加工食品相比往年,种类上有所增加,食味效果也屡屡获赞。“以前总觉得速食的食品难吃还不健康,但品尝了庆安县生产的台式卤肉饭,真是‘味合胃巴适,菜香饭更香’啊!刷新了我对自热速食米饭的认知。”哈尔滨市民何先生品尝后连连称赞。

    “不与粮田争地盘,米中自有黄金油”。这是益海嘉里(哈尔滨)粮油食品工业有限公司延伸水稻产业链,生产稻米油的宗旨。益海嘉里(哈尔滨)粮油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志华介绍,我省具有推广、普及稻米油的天然优势。益海嘉里作为国家粮油行业科技创新的先行者,在稻米油的科研和市场推广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开创了分散保鲜,集中制取,集中精炼的全新稻米油生产模式,使天然谷维素、维生素及甾醇等谷物活性营养物质得以最大程度的保留。

    订单鲜米

    近年来,我省在延伸稻米产业链上持续发力,全省稻米主产区以大米精深加工和副产品综合利用为引擎,以“粮头食尾”和“农头工尾”为抓手,增加产品丰富度和附加值,提升产品创新力、品牌影响力及市场竞争力,创新研发“米系列”产品,实现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的高效协同,助推我省稻米产业高质量发展。

    补链:强强联合补齐短板

    “十五年前,我来过黑龙江,当时龙江稻米的品种繁杂,加工质量参差不齐,存在原粮供应质量不一致的风险,迟迟不敢与龙江的大米企业合作,如今因博览会的关系,再次到黑龙江各地考察,欣喜地发现,在原粮质量保障方面有很大提高,目前正在与黑龙江的粮食企业进行全方面磋商,争取早日合作。”来自福建的大米经销商王先生说。

    绿色优质品牌米离不开科学化管理。多年前,我省众多稻米企业因产业链条中的软、硬件条件限制,在生产、储存、加工方面实力偏弱,不利于维护稻米产品品质,企业在建立品牌的过程中存在短板,在营销环节很难打开高端市场,形成稻强米弱态势。

    大米保鲜

    省粮储局产业发展处处长丁瑶介绍,2017年以来,我省鼓励和支持规模以上水稻加工骨干企业和名优特产品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扩大规模、增强竞争力,认定和扶持了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行业带动力的水稻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重点培育省内水稻加工产业龙头企业加快成长,支持其开展兼并、联合和重组,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组建企业集团,引导精深加工产能向水稻主产区、优势区和物流节点集聚,培育了北大荒米业集团、五常乔府大院、五常金禾米业、方正秋然米业、建三江农垦益华米业、建三江农垦双盛米业等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全国粮食行业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粮食领军企业(集团),在全省粮食产业发展中发挥引领示范带动作用。

    2019年,方正秋然米业扩建了年产30万吨的加工车间,电气化和智能化水平达到行业一流,被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授予“数字化智能示范车间”。秋然米业董事长顾冰松说:“少数人工控制多数机器干活后,生产效率显著提高,保证稻米品质恒定。目前,企业有6条大米精加工生产线,生产能力每年能达到50万吨以上。保证消费者能够吃到安全、营养、健康的好大米。”有了好设备,秋然米业开始摸索“适度加工”工艺,保留大米的营养成分,实现口感和品质双赢。

    强链:“藏粮于技”强化稻米加工产业链

    随着消费升级,消费者对大米的品质要求明显提高,“吃得安全健康”成为追求时尚的一种方式和诉求。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把粮食安全与科技创新放在重要的战略高度。围绕国民日益激增的消费需求,强化稻米加工产业链,推进“藏粮于技”,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由之路。

    鲜米科技

    15日,益海嘉里金龙鱼粮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孔丰在博览会开幕式上的视频致辞中说道:“我们在黑龙江首创的水稻循环经济模式已成为世界最先进的加工模式,并在国内外大规模推广。”

    近年来,益海嘉里研发团队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从全产业链维度首创“六步鲜米精控技术”创新体系。以节粮减损为出发点,“鲜割”是第一环节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在稻谷九成熟、产量和食味俱佳时期适时“鲜割”,不仅可以确保稻米的品质,使得消费者能够享受到更加优良的鲜米产品,还可以减少收割时稻谷自然脱落带来约5%的田间损失。“鲜谷”采用低温缓苏干燥技术,保障稻谷新鲜活力;“鲜存”保证15度以下低温储存留鲜活;“鲜碾”多级轻碾、适度加工,保留米粒新鲜与营养;“鲜装”低氧锁鲜,呵护鲜米美味营养;“鲜食”采取科学蒸煮方案,释放鲜活、口感与营养。“六步鲜米精控技术”将“鲜”注入大米全产业链的每一环节,通过减损增收很好地守护了粮食安全。

    近年来,农业科研创新让我省在强产业链条的成果上递交了一份又一份满意的答卷。目前,黑龙江大米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全国“十大大米区域性公共品牌”我省占3个,全国“十大好吃米饭”龙江占一半,形成了以五常大米、庆安大米、方正大米、响水大米等区域品牌为代表的多个优势产区。

    记者 宋晨曦


    扫码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2号,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 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黑网公安备 23010202010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