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关注
  • 国际国内
  • 龙江新闻
  • 民生关注
  • 经济农业
  • 文化旅游
  • 教育体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声音
  • 法治在线
  • 数字报刊
  • 한국어
  • Pусский
  • 黑龙江新闻网 >> 经济农业
    “小黑蜂”酿就甜蜜大产业

    七月的饶河,椴树花开呈芬芳、蜜蜂追花采蜜忙。

    7月19日,从饶河县城出发,沿G331国道一路向南,驱车50多公里便来到了密林深处的东北黑蜂保护区的核心地带。

    雨后的森林,空气清新,林木苍翠。费伟东蜂场的开阔地里一排排蜂箱整齐摆放,成群的蜜蜂在林中飞舞。

    来自全国的蜂产业专家学者、行业领军企业代表、蜂农代表聚焦“小黑蜂”酿就甜蜜“大事业”,群策群力,共话饶河东北黑蜂产业升级改造新路径。 

    饶河黑蜂集团生产车间

    费伟东养殖东北黑蜂已有26年,是饶河县有名的养蜂大户。 “我家养了130多箱蜂。在椴树一个花期里,只取一次蜜。”费伟东向参观的嘉宾介绍,他家出产的成熟蜜的特点就是酿造时间长,而且营养特别充分,是自然风干蜜,浓度都达到42度以上,每年都能创收20万以上。

    为养蜂带头人颁奖

    “养蜂业不与农争地、不与人争粮,是‘空中农业’,要注重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所长彭文君说,农业的本色是绿色,蜜蜂作为“农业之翼”,在改变农业生产方式、促进农业绿色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彭文君表示,饶河县不仅景色优美、气候宜人,还拥有得天独厚的东北黑蜂这一资源优势,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中国农科院蜜蜂研究所今后将与黑龙江省蚕蜂业发展中心共同努力,加快解决制约东北黑蜂科技创新发展的问题,将科技创新转化为生产实践,以科技创新推进全国蜂业高质量发展,为蜂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充分发挥蜂产业在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将小蜜蜂做成大文章。

    饶河县拥有国家级东北黑蜂自然保护区,东北黑蜂是饶河县域内独有的蜂种。近年来,饶河县依托资源优势,开启致富“蜜”码,大力发展东北黑蜂产业,形成了“龙头企业+基地+蜂农”的产业化发展格局,拉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介绍蜜蜂产蜜情况

    进入夏季,饶河县600多户蜂农就和费伟东一样,为一年的蜂蜜好收成忙碌起来。为提高蜂农的养蜂技术,黑龙江省饶河东北黑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组织技术人员深入林间走访养蜂户,面对面传授养蜂技术,解决蜂农在养蜂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成立了20多家养蜂专业合作社,实现东北黑蜂规范化、规模化养殖。

    近年来,饶河县不断加强品牌培育和市场开发,积极组织蜂业企业参加各种大型农产品展览推介活动,让东北黑蜂产品品牌市场知名度不断扩大,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培育出“饶峰”、“健之源黑蜂”、“神顶峰”等享誉全国的知名椴树蜜品牌。蜂产品畅销20多个省市,出口日韩、欧美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

    查看蜂箱

    饶河东北黑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负责人说:“保护区内有黑蜂5.2万余群,蜂业企业9家,年加工蜂蜜能力可达6000余吨。

    蜂业企业在北京、上海等50多个大中城市建有销售网络。蜂蜜不含抗生素、蜂药、农药,达到欧盟有机标准,已经卖到了欧盟的部分国家。每年保护区内黑蜂产业全产业链创造的产值能达到1.8亿多元人民币。”

    饶河县委县政府抓住黑蜂产业快速发展的契机,开展了东北黑蜂三年的振兴计划,相继举办两届东北黑蜂国际论坛,黑蜂管理局等单位协调合作,带领饶河县的黑蜂企业以及饶河县的养蜂人,不断树立东北黑蜂成熟蜜品牌,让饶河县东北黑蜂产业有更广阔的前景和发展。

    杨启坤 记者 潘宏宇


    扫码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2号,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 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黑网公安备 23010202010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