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关注
  • 国际国内
  • 龙江新闻
  • 民生关注
  • 经济农业
  • 文化旅游
  • 教育体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声音
  • 法治在线
  • 数字报刊
  • 한국어
  • Pусский
  • 黑龙江新闻网 >> 经济农业
    全胜村 走出现代化农业发展新路

    全胜村扶贫车间。

    全胜村大力发展小园水稻。

    □黄正一 黑龙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孙昊

    讷河市全胜村是位于讷谟尔河南岸的一个朝鲜族小村庄,近年来,以有机水稻种植为基础,全胜村发展小园田种植模式,依托扶贫产业,走出了自己的生产、加工、存储、销售的现代化农业新模式,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在村党支部书记宋振涛的带领下,全胜村成立了有机水稻合作社,2018年开始,利用村民房前屋后的小菜园种植小园水稻,合作社统一购种、统一育苗、统一销售。购种、育秧等费用由合作社承担,农户只需负责小园的日常管理,便可在秋后享受入社分红,户均增收5000余元。

    农户鲍淑琴就是“带地入社”的一员,在她眼中,小园种水稻是一次冒险。她对记者说:“菜园子种水稻?听都没听过,但宋书记说能赚钱,我信他,就跟着干了。没成想,我家小园水稻一年收入5000多元。”

    2019年,全胜村使用扶贫专项资金835万元,建设鲜米加工厂及采购冷库生产设备。在驻村工作队多方协调下,以全胜鲜米加工厂和扶贫车间冷库为依托,成立了胜禾玉米加工厂,主要加工生产鲜食玉米,日均可生产10万穗,包装后的水果玉米每穗平均卖到3元左右,销售到重庆、山东、广东等地,秋季生产高峰期还可带动周边劳动力近150人,人均日收入可达150元。目前,全胜村依托冷库资源的鲜米加工及玉米加工产业年收益可达140万元,资产收益部分资金用于镇里脱贫户334户681人的分红。

    为了避免资源闲置,全胜村从去年开始,改冷库为气调库,这样四季都可以储存蔬菜,打破了季节限制,发展冬储经济。今年,冷库共存储秋季白菜20万斤,真空鲜食玉米20万穗,冷冻玉米150万穗。他们在秋季存储鲜食玉米和白菜,既保障了全市蔬菜市场的合理供给,也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促进了农民增收。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被采访单位提供

    扫码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column.name} - 黑龙江新闻网
    重点推荐
  •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2号,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 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黑网公安备 23010202010023号